罗源老地下党员讲革命故事:粪桶运枪闯“虎穴”

01.07.2016  15:22

  村民与林永华聊天。

  福州晚报6月30日讯(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陈雁真 刘其燚 文/摄)这是一座千年古城,始建于唐,得名于宋,别号罗川;

  这是一块革命热土,飞竹暴动,北上抗日,红旗不倒。

  这就是东濒东海、西邻闽侯、南接连江、北靠宁德,有着“红旗不倒”“闽东苏区县”等美誉的罗源县。

  今天,本报带您跟着“走进老区”的步伐,“走进”罗源县起步镇桂林村,听九旬老地下党员讲述战火纷飞的红色年代。

   罗源桂林村如今展新颜

  罗源县是福州市3个老区重点县之一,是闽东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也是闽东苏区县,被国务院认定为享受原中央苏区政策待遇县。

  1931年,罗源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源应德支部的成立,揭开了罗源工农武装斗争的新序幕;1935年,罗源地方革命武装配合由粟裕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解放了罗源县城。邓子恢、陶铸、叶飞、寻淮洲、乐少华等都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

  据悉,罗源县共有143个行政村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382个为老区自然村,其中91个被认定为老区基点自然村。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人员及“五老”人员有3552人。

  而罗源县起步镇,有七成的村子都是革命老区村,素有“小罗源”之称的桂林村便是其中之一。1947年7月,罗源城工部地下党组织在此成立联络站;1948年8月,罗源党组织(即区工委)成立,机关就设于该村。

  记者日前驱车前往桂林村,见到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且平坦开阔,两侧田地是成片的蔬菜园以及特色草皮地,改革开放前的“粟米充饥、补丁光荣、道路不平、油灯不明”的旧貌都已不见。

   设计闯“虎穴”粪桶巧运枪

  在这样的红色环境里,1947年至1949年,桂林村先后有十余名“地下党”加入党组织,他们在打击鱼霸、发展党员、收集输送军用品和日常用品支援罗源人民游击队等方面,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

  老地下党员林永华和林焕意,参与见证了这段历史,他们是桂林村仅剩的“五老”人员。

  91岁高龄的林永华,仍然耳聪目明,得知记者来意,便说起了当年许多故事。

  “要说最惊险的,那要数运送枪支这件事。”林永华打开了话匣子。1949年上半年,有国民党败兵过罗源境,时任区工委书记的陈闻,巧引几个败兵到桂林村,用200多块银元购买了冲锋枪一支、卜克枪一支、子弹百余发。运送这些军用品到罗源人民游击队驻地,是一个光荣而危险的任务,林永华成为其中一员。

  桂林村到城关需翻越起步岭,岭上设有国民党岗哨,十分危险。从单线联络的上级林焕镛手里接到任务后,林永华琢磨了一夜,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

  当年常有农民挑柴到城里卖,也有人到城里挑粪水肥田,林永华巧妙地把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将一根根木柴竖放进空粪桶内,约一米长的冲锋枪夹在其中,隐而不见。

  林永华还特意把粪桶弄得脏一点、臭一点,一早就壮着胆子出发了。“一上岭,我就心里打鼓,但还是鼓励自己不要害怕,把步子迈稳了。”也是初生牛犊,林永华硬是挑着粪桶到了岭上,而国民党兵正荷枪实弹检查来往行人。

  一名国民党兵示意另一人前来查看林永华的担子,林永华回忆说自己当时也很紧张:“担子离国民党兵只有2米远,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他掩着鼻子过来,伸出手里的枪往木柴上拨了拨,不知是臭味熏得难受,还是他们一向觉得粪桶没看头,只见他瞄一眼就转身了。我吓得愣在原地,直到他背朝着我做了个‘过’的手势,我连忙迈开步子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