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滩涂实现人工种植红树林 为福州市首次尝试

23.10.2015  00:02

  这片红树林是3年前种下的,如今已经有1米多高

  海峡网10月15日讯(记者 陈贽超 文/图) 在罗源的北山村前,浅浅的海湾上沙鸥翔集、白鹭翩飞。仔细一看,清浅的海水下面有一大片绿色,那便是红树林。在潮起潮落间,它的呼吸涵养着这片海域,起到防浪护坡、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上个世纪,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福建多个海域引进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对水域造成了破坏。几年前,福州市海洋部门首次尝试人工种植红树林,既能改善水质,也可以控制互花米草,时至今年成效显著。如今水面上互花米草的面积越来越小,而红树林则成了这里生物们的天堂。

   它叫红树 不是因为长得红

  昨日,记者跟随市海洋部门工作人员来到罗源湾北山村海域。上午正值涨潮时分,海阔天朗,水面隐隐透出青色。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种植在潮间带上的红树林。

  “以前福建不少地方都有红树林,但是因为环境污染、围海造地等原因,红树林遭到了大量砍伐。”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重视生态资源,红树林的重要性为人所认识,“它们是滩涂上生物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还能起到防浪护坡、净化水质的作用。

  红树林的得名,并不是因为树是红色的。工作人员解释,因为红树生长在海洋与陆地交界的滩涂上,海水含盐分高,红树为了保护自己会分泌出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于是起名“红树”。“红树有很多品种,我们种植的是红树科中的秋茄,比较适应本地的环境。”工作人员介绍,秋茄算是长得比较快的,一年能生长30~40厘米,能长至2米多高,“相比于其他能长近10米高的红树品种来说,秋茄算是比较矮的品种,这也是考虑到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

   互花米草的天敌 白鹭的天堂

  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人工种植红树林?工作人员介绍,红树林不仅能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驱除外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沿海开始引进一种叫做‘互花米草’的外来物种。”工作人员指着远处一片水草告诉记者,这种原产自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的水草,生长速度极快。原本希望让这种水草长成“海上牧草”,用于喂养牲畜,但后来发现喂养效果不佳,且水草不受控制地猛长,反而影响了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危害滩涂养殖,甚至堵塞航道。

  海洋部门先进行除草,但互花米草容易“春风吹又生”,因此从2012年开始,市海洋部门尝试在这片海域人工种植红树林,不但能够生物控制互花米草,还能够改善当地的水质,限制互花米草生长环境。3年过去,第一批种下的红树已经长了1米多高,互花米草的面积也大大减少。“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成规模地种植红树林,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生态景观带。

  事实上,如今北山村海域已有白鹭飞翔。网格化的树林种植也不会影响农民收入,树林间留有空白,滩涂上依然可以进行贝类养殖,“水质好,水产品品质高,渔民们还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