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源凤山镇综合文化站:点亮新农村的文化生活

16.04.2018  03:07

凤山镇综合文化站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福州新闻网4月1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文/摄)昨日一早,吃过早饭,家住罗源凤山镇司前街的村民陈荣成又来到了家门口的罗源凤山镇综合文化站,一群老伙伴已在此研墨,准备挥毫泼墨了。老陈一边铺着宣纸,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综合文化站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村民现在的文化生活可充实了!

  罗源凤山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凤山镇热闹的司前街,这是一处别具民国特色的三进院落,面积颇大,约900平方米。昨日,记者走进综合文化站,看到站内花木扶疏,茶花花开正盛,院子里还悬挂着一幅幅刚完成的书画作品,飘散着翰墨清香。

  凤山镇党委宣传委员王德斌向记者介绍说:“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了,对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文化站针对凤山镇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开辟了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读室、多媒体室、体育健身室、桥牌室等,并与凤山镇老年学校联手,邀请专业人士,为村民们开展书画、电脑、器乐、闽剧、舞蹈、声乐、剪纸等文化培训,点亮新农村的文化生活。

  话音刚落,一旁正在文化站内参加活动的村民异口同声补充道:“培训活动全是免费的,不收一分钱。

  凤山镇老年学校的负责人陈立强告诉记者:“凤山镇综合文化站在系列文化公益培训的基础上,已成立了闽剧队、舞蹈队、器乐队、演唱队等10支业余文化团队。

  吹拉弹唱,一样不少,凤山镇综合文化站的10支文艺团队,可不借外力,自编自导自演完成一台文艺晚会。王德斌说:“这些文艺团队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结合实际,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近50场。前不久,结合清明节,在南洋乡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以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效果非常好。

  众所周知,罗源是个“非遗”大县,2008年以来,全县已获评2项国家级、5项省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3个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另外还有20项县级“非遗”项目。

  凤山镇综合文化站在开展一系列文艺培训活动中,也不忘充分利用综合文化站这一平台、阵地,开展“非遗”项目培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77岁的罗源退休教师朱学舜,从教学岗位退下来后,坚持不遗余力推动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他受邀担任了罗源凤山镇老年学校的剪纸培训老师,并定期到凤山镇综合文化站指导村民学习剪纸。他说:“剪纸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手艺绝活,有了综合文化站这一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传承这一‘非遗’项目,太好了。

  凤山综合文化站不仅是老年人的乐园,也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凤山镇综合文化站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举办安全教育、礼仪培训、国学培训等,让综合文化站成为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