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万多元网购手镯只值百元 有鉴定证书也不靠谱

11.03.2016  10:50

  新华网福州3月10日电(刘丰 通讯员 余小静)专柜里的“天价”珠宝搬上网点后价格便宜了不少,你是不是也会激动得买买买?是真的物美价廉,还是暗藏玄机?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今日发布消费提醒:网购珠宝有风险,有鉴定证书也不一定是真的。

  在网络上看到“专业”卖二手正品卡地亚手镯,价格比专柜价低了不少,福建省三明市消费者陈女士果断下了单,不久就收到了卖家寄来的三只手镯。不过,拆件后,陈女士感觉这些都不是正品,于是将两支玫瑰色手镯的号码分别输入卡地亚官方网站查询,结果显示均为戒指;白色那只手镯显示结果是无记录。经检测单位检验,花了7万多元购买的白色那只手镯实为合金(不含金)群镶合成立方氧化锆手镯,价值仅百元。三只手镯,陈女士共花费12万元。发现不是正品后,陈女士立刻通知该卖家客服,并通过快递将三件手镯寄出退货,快件到达沈阳后,快递员通知陈女士卖家拒收。陈女士陷进了维权难的境地。

  福建省珠宝玉石协会专家指出,网络销售的珠宝玉石、电话推销的贵金属收藏品,实属一般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也有“鉴定证书”,有些证书是真的,有些证书是假的,但无论是真是假,都没有实际意义,都不能说明这类珠宝玉石工艺品的真实价格,切记贵重珠宝玉石一般不会在网络上销售。根据福建宝协检测机构从消费者送检的情况看,绝大部分贵金属收藏品,经过检测,不含贵金属(金银或白金)。

  为此,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省珠宝玉石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珠宝虽然便宜,但假货较多,消费者难以鉴别,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消费者网购珠宝时,不要过于信赖网店展示的珠宝玉石图片(有可能是经过PS处理的),不要在不具名的小网站购物,更不要轻易相信、购买网上价比市场价低得离谱的珠宝商品。在任何平台购买,消费者都应向商家索要相对应的产品证书,在收到货物之后可以根据证书上的编号,查询真伪,收到假货及时向网店反馈。即使是大的品牌网站也不要直接汇款,尽量选择货到验收后再付款的交易流程,并索要发票或有效的购物凭证,发票尽量使用中文标注珠宝的名称、级别以及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