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叫好不叫座":运营多不佳 盈利者较少

21.08.2014  14:52

近两年来,电子商务逐渐向医药领域扩张,网上药店也已经成为医药企业群雄逐鹿之地。截至目前,记者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信息显示,全国共有214家网上药店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C证,其中有9家来自深圳医药企业。虽然国内电子商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但记者从这些药企了解到,医药电商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况,电商在其他领域的神话并没有在药店上演,深圳大部分网上药店运营情况并不好,盈利者较少,医药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

深圳9家药企可网上卖药

根据现行法规,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C证的连锁实体药店,可以自建网站面向消费者开展药品零售业务。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截至8月13日,在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C证的214家网上药店中,有9家来自深圳企业,海王星辰、中联、万泽等连锁医药企业都在名单之中。

浏览多家网上药店可以发现,各大网上药店基本覆盖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所有非处方药物品类,包括保健品、常用药物、孕婴药品、医疗器械、药妆护理等。据介绍,目前,网上药店只可销售非处方药(即指明OTC的药品),但不能销售“白加黑”、“新康泰克”这类含麻黄碱类的复方制剂,而处方药则禁止在网上药店销售,严禁夸大宣传销售保健食品。

深圳某大型连锁药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规定网上药店只可以销售非处方药,一般网上药店商品多以保健品、家用医疗器械、母婴用品、计生用品为主,而这些商品与大型电商产品有重合,网上药店并不具备优势。尽管如此,医药电商化已经成为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与实体店并行的一条销售渠道。

不过,网上药店并不好做。获得开网上药店资格证的一家深圳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体药店的利润已经越来越少,按理说电子商务的模式应该会节省成本,但现在电子商务的成本已经高于线下,“运营初期,线上推广费用高过收益,为电商盈利带来阻碍。

据了解,医药企业自建网上药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营,光筹建网站就需要几百万元,还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来打磨。网站投入使用后,还需要投入大量推广费用,否则很难有销量。为了挤进大流量平台并形成有效订单,电商们每天要周旋于各种推广服务。因此,大部分连锁药店拿到“牌照”后有一定时间的调整期,不会立即投入。记者了解到,深圳9家网上药店大部分在去年和今年才拿到网上交易资格证书,大部分网上药店仍处于试运营阶段。

网上药店需培育消费群体

数据显示,201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2012年超过16亿元,2013年为42.6亿元。《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的医疗IT年花费约为150亿元,预计2014年将增长到187亿元,2015年将达到290亿元。近几年中国医疗IT市场的增长速度都在25%以上。

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足,但是与其他行业电子商务相比,深圳医药企业的电商化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尚未出现一个强大的医药电商平台。“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药品还不是主流,消费者购买药品仍多在医院和实体药店。”康美(深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开际说,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时候会比其他商品更多考虑安全性。

而正是因为消费者网上购药消费模式尚未形成,深圳网上药店运营成功的比较少。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深圳某大型连锁药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所在的医药企业拿到网上药店资格证快2年了,网店运营也一年多了,但是网上药店的运营并不成功,“尽管每日进入网站的流量在增加,但是网站的影响力还是很小,截至目前,网上药店还没有获利,一直在亏损中。”该负责人表示,深圳9家网上药店中,盈利的可能少有。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2013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利润率为-1.3%,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净利率也不超过2%。

廖开际表示,医院已经占据了药品销售的七八成左右,真正属于市场空间的仅仅是药店零售的非处方药部分,但是由于网上药店不能使用,网上卖药的空间又大大减少,大部分网上药店以卖保健品、食品和母婴用品为主。再加上国家政策规定网上药店物流必须药店自己解决,还必须配备药师等,加重了医药电商的运营成本。

因此,受国家政策、消费者购药习惯以及运营成本等因素影响,深圳整个医药电商市场还处于蹒跚起步阶段。

其实网络售药是一种趋势。2010年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已经占整个医药流通领域的近30%。而德国网上药店,很少有顾客买药是自己支付的。日本网上售药则占医药的三成左右,与化妆品网售比例相当。廖开际表示,尽管深圳医药电商还没有做大,但是市场前景还是比较看好,与其他行业的电商不一样,医药电商要培育自己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的培育不是从产品入手,而是从服务入手,“医药电商把药品卖出去只是做了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售后服务,对消费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培养,提高消费群体的健康素养,从而建立自己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