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厦门或缺水2.6亿吨 未来全市水源地将联网互通

14.02.2015  11:12

  厦门的水资源,现状如何?要怎么用?怎么管?怎么保障?怎么节约?

目前的厦门,存在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及水源供应单一和用水粗放等不容乐观的现状。

不过,这样的现状今后将逐步得到改善。导报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水利局了解到,《厦门市水资源战略规划(2015-2030年)》正式出炉。经市委专题会议通过的这一规划,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厦门市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战略、行动计划。

困难 5年后厦门将缺水2.6亿吨

厦门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规划》中提到,厦门市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34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31立方米(按2013年常住人口),仅为全省的10%,属极度缺水地区。

同时,还存在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其中本岛仅占全市6.89%。时间分布上,雨枯明显,雨季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85%。也就是说,一旦遇到降雨量少的年份,用水紧张的状况就会出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厦门的用水需求日益增加。如果在正常节水模式下发展,厦门2020年和2030年缺水总量将分别达到2.6亿立方米和7.0亿立方米。就算到时候采用强化节水方案,缺水仍分别为1.83亿立方米和4.36亿立方米,缺水率高达36%。

厦 门的水源供应地,目前也很单一。目前厦门市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有北溪引水、石兜-坂头水库、汀溪水库群以及在建的莲花水库和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本地水 源其实极度贫乏。目前厦门市常规水资源供水主要依靠九龙江北溪引水,占全市城镇供水的80%,水源结构较为单一,应急备用水源不足。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北 溪突发污染事故,现有本地供水系统无法支撑全市供水,本岛地区的供水将完全不能保证,城镇供水缺口将高达50%以上。

远景 实现多元供水 形成立体水网

这 次出台的《厦门市水资源战略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未来如何进一步保障厦门的水资源。《规划》中提到,要护好本地水,做好节约水,用好外 调水,备好淡化水,净好再生水。也就是,今后厦门将形成外调水、本地水、再生水、海水淡化的多元供水局面,形成立体的水资源网,并进一步节约用水。

其 中,通过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厦门外调水源,从九龙江北溪引水,进一步拓展到龙津溪水源。远期,要把解决厦门市水资源问题纳入福建省大水网规划总体 战略,外调水源将实现以汀江西水东济、九龙江北溪引水扩容为主,北水南调(沿海大通道)为辅,新增三大调水通道,实现“多源共济、多向供水”的水资源保障 格局。

本地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也要加强。厦门将通过对现有水库的挖潜扩容,进一步进行生态保护,来提高本地水源的供应能力,并且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节 水方面,将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节水措施,抑制不合理的需水增长。力争到2020年形成年均0.68亿立方米的节水量,到2030年形 成年均2.56亿立方米的节水量。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发展清洁低耗产业,提高用水效率。建设重大项目要考虑水资源条件,开展水资源论证,做到以水定 规模,以水定产。

  

近期 水源地连通 形成全市调水

此外,导报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厦门将实施开展全市水资源安全保障近期行动。

该行动目前已开始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将于2020年之前,针对全市水资源进一步挖潜扩能,将在水源供给方面,长远形成内外水源供应兼顾,近期以本地水源供应为主的目标。

据介绍,这一近期行动的规划将从8个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实施水源连通工程,通过完善水资源调度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水资源的互补互济、随时调度,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

也就是说,今后全市主要水源地的水,都将处在调度范围内。这一工程完工后,类似近期因降水量少而出现的翔安区等区域性缺水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此外,还将实施再生水利用行动、海水淡化行动和北溪引水(扩容)工程等,进一步加大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水资源供应,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好地保障和支撑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据透露,在用水成本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下一步还拟对水价进行调整,通过价格杠杆增强用水市民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