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两”要不得
07.10.2015 13:19
本文来源: 福建之窗
核心提示:
□ 记者 罗玉文 彭莉
在买东西时,足斤足两是所有买家的共同愿望,也是对卖家的基本要求。可是,在日常的购物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部分商贩就会在秤上做手脚,暗地里“坑”了消费者一把。近日,家住市区九一路的黄女士就遇到了“缺斤短两”这样的闹心事。
如今,在菜市场或是街边,总能看到各种小贩在吆喝,人们很容易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蔬菜或者水果。黄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下班骑摩托车回家时,在路边刚好看到流动商贩在卖百香果,一斤7元,看上去还挺新鲜的。“当时觉得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色泽、卖相都还不错,就称了一袋,称的时候说是4斤,可我回家用自己家里的秤一称,竟然才3斤7两。”
事后,黄女士拎着那袋买来的百香果,回去找那个流动商贩讨说法,可当她返回现场时发现商贩早已不见了踪影。
事实上,类似黄女士这样“缺斤短两”的遭遇并非特例,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随意,不太会“斤斤计较”的年轻人,是遭遇“缺斤短两”的重灾人群。记者走访岩城多家大型农贸市场发现,市场内配备有公平秤,为防止“缺斤短两”,市民可随时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复称,一旦发现被“缺斤短两”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投诉。
对于部分商贩“缺斤短两”的行为,有市民支招可以用“手机称重法”来应对。如今,商贩们大多用的是电子秤,“缺斤短两”不外乎就是在电子秤上做手脚。事先记住自己手机的具体重量,在买东西时假借看看自己手机有多重,将手机放上去,是否“缺斤短两”一看便知。
本文来源: 福建之窗
07.10.201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