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生态殡葬需要免费先行和榜样引领

23.03.2017  13:24

  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2017年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实行骨灰自然葬免费政策。目前,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已经建设了自然葬区,本市户籍亡故居民可免费安葬,墓园免费提供可降解骨灰容器、骨灰告别仪式及骨灰安葬仪式。(3月22日《北京青年报》)

  据介绍,骨灰自然葬是指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安葬区域以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自然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的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这是绿色生态殡葬的一种,此外还有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当然,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惠民政策。不过,推动绿色生态殡葬除了免费,除了相关优惠政策,还需要榜样引领,比如官员带头。

  推动绿色生态殡葬的意义不凡。按照《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在公墓中安葬单人或者双人骨灰的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按照传统的墓葬方式,一平方米的墓地只能安放一到两份骨灰。使用自然葬的安葬方式后,1平方米墓地可安放10份骨灰,相较于传统的墓葬方式,节地率可达前者的10倍。其它绿色生态殡葬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按传统的墓葬方式,不仅费用高,而且还会造成破坏环境,造成铺张浪费现象。显然,最终要弃传统的墓葬方式。

  推动绿色生态殡葬,自然要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才能激烈更多的人参与。按北京规定,凡是具有本市户籍、且未享受本市丧葬补助费待遇的居民,均可享受5000元的丧葬补贴;骨灰海葬实行免费政策,每份骨灰可免费随行6名(含6名)以下亲属……应该说,这样的免费和优惠政策是能够吸引一些人的。此外,还有一些服务也挺引人的,比如北京长青园骨灰林基地还将为每位选择自然葬的逝者创建一个二维码,祭扫的时候,逝者家属只需扫这个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显示逝者的人生简介、照片等多种信息。只要能够将相关的服务做好,选择绿色生态殡葬的人会越来越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4年以来,北京市每年火化量均在9万具以上,选择墓地安葬的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而选择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和其他节地环保安葬方式的逐年上升。2016年,北京市骨灰立体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撒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比率达55.97%。这样的比例并不低。

  推动绿色生态殡葬,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宣传的深入,当然也需要榜样引领,比如一些官员或是官员的家属,也能够参与到绿色生态殡葬之中,起到带头作用,那么看着“榜样”,许多市民也会跟随其后。

  绿色生态殡葬是未来的趋势,依目前情况来看,却需要更多的努力。(泉州市委文明办 前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