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文明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山海画廊,人间福地。自2016年8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5年来,福建交出优秀答卷。起步早、力度大、成效好、亮点多……7月召开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发布评估报告,为福建生态省及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点赞。(8月16日人民日报)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福建自从2016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5年来,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部署的六大领域26项重点任务,按期取得38项重大改革成果,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美丽福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
用绿色文明擦亮福建高质量发展底色,需要全方位行动。众所周知,环境治理是关系到生态持续向好的力度,但是,生态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靠相关部门单打独斗,更需要群众配合。以福建厦门为例,多年来该地按照源头控制、中间减排、末端治理的管理思路,累计投入资金约11.3亿元,当地群众更是在水清岸绿、白鹭齐飞上一着不让,让当地的生态环境镇长实现了由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由管理到保护、从自管到共治的转变,迎来全流域治理和保护的全方位升级。
用绿色文明擦亮福建高质量发展底色,需要年轻力量加盟。在福建各地的环境保护队伍中,就有一批毕业于高等学府的“90后”,
以毕业于厦门大学“90后”为例,2020年8月,他成为厦门首批“市民湖长”。着眼“共建、共治、共享”,“市民湖长”由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面向全社会招募,要求具备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主要负责湖区日常巡查,收集和反映市民意见、建议等。郑磊所学专业是海洋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上,更有专业优势。多一些具有生态保护专业的人,投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才会更加靓丽。
用绿色文明擦亮福建高质量发展底色,需改革赋能。据数据显示,近年来,福建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万元GDP水耗、能耗分别较2000年下降了90.57%、58.60%。数字背后,得益改革赋能。在不同的区域,发展不同的产业,投入因地制宜的环境保护,这才是福建绿色更新、更浓的关键。正是有了福建在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通过系统集成、探索实践,持续健全绿色发展的源头管控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更好擦亮了生态文明底色。
多点智慧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让更系统、更多元的“生态模式”遍地开花,这样,才能将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推动更多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生机。(晋安区文明办 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