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给泉州带来了什么?

28.02.2017  14:08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泉州市紧紧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的战略部署,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四绿工程”“三计划五工程”“五大战役”“城市绿化美化年”等系列活动,将“创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创模”期间,全市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29.27亿元,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24.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3.1%和4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创模”给森林泉州带来了什么?

  城市绿美空间不断拓展。完成《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年)》修编,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绿化防灾避险规划、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内容,凸显泉州沿海滨江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构架。“创模”期间,中心城区各类绿地大幅度增加,各项绿化指标逐年稳步增长。

  乡村绿化品质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积极引导农民利用村庄道路、河道两侧和公共绿地、房前屋后,发展非规划林地造林,完善村庄绿化布局,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植被生态系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乡村绿色家园。

  通道森林景观不断优化。选择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采取近自然的人工森林群落型林带建设模式,通过补植修复、拓展延伸、调整提升,进一步改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省道等交通要道两侧的森林景观,努力营造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