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

23.06.2020  11:00

  6月22日,重庆潼南区8名落水小学生全部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他们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到涪江一处河滩玩耍。其间有一名小学生失足落水,旁边7名小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6月22日新华社)

  每年一到夏天,又屡屡听闻有孩子的青春凋零在水中。失足、落水、拐卖、抢夺儿童案等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父母们目睹着一则则痛心疾首的新闻,自我深省。但大家更像“好了伤疤忘了疼”,一边反省一边毫无改进,青少年安全事故依旧频发。很显然,年年月月谈安全,月月年年生事故,背后直指一个共同问题,不重视安全教育。多数父母、老师乃至社会缺乏安全教育意识,这根弦何时才能绷紧?切莫让“血的代价”一再“发声”。

  生命的珍贵自不必言说,也无法言说,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青少年尤其未成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安全教育缺失,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说明我们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弊端。父母对孩子缺乏安全教育或疏于看护,学校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流于形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反思工作,查找弊端。父母和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给未成年人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危险突发事件的办法,好让孩子在单独面对危险时,仍然拥有良好的心态和自保的能力。

  莫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如果一个班级为了应付上级,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做样子,安全教育就是老师发通知、家长填回执、签承诺书。安全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只注重表面形式,不注重教育实效,“纸上谈兵”,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安全技能在原地踏步不说,安全意识得不到增强,安全意识可能愈加单薄,心中“安全弦”愈加松弛。

  安全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拒绝形式主义,把安全教育从纸上“”下来,要求教育体制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让公共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摆脱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要重视安全教育,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提升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地位。

  其次,拒绝照本宣科。一味地依赖教师传授安全知识,违反儿童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形式枯燥乏味,自然学生提不起兴趣,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甚至逆反。要注重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甚至可以模拟现实危险环境,从中启发教育,让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成为安全教育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是不能间断的工作,不仅是父母,学校、社会也要引起重视。帮助孩子们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真正培育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把安全生活作为一种习惯。上好这堂安全教育的人生必修课,人生才能走得长远。

  (鼓楼文明办报送 宴阳)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