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气象“一盘棋” 服务长江经济带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傲 张晓晨 孙啸 邓敏佳 任俊 蒋丹 杨春竹
4月26日,武汉东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气象部门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上下联动,区域协调,聚起部门合力。
2016年4月,中国气象局发布《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协同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紧密服务于长江经济带发展需求的气象与行业大数据应用与研发平台和综合立体交通、流域气象、生态和城市群气象等专业服务中心;建立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气象保障服务业务体制;探索形成事企共同承担、分工合理、权属清晰、分类管理、协调发展的新型气象保障服务运行机制,为防灾减灾、综合立体交通、产业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沿江绿色生态等提供优质保障服务。
如今,“一盘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流域联动 监测预报“无缝隙”
长江东去,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份,做好流域水文气象预报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流域各省份气象部门均拥有成熟的监测体系及数据传输系统——江西建有内河航运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体系;江苏积极开展长江水道江苏段气象观测网建设,实现每分钟传送一次实时资料;上海在长江口多个重点区域新建气象观测站,进一步完善大雾大风气象监测网;湖南建设完成水上交通安全气象保障一期工程,使海事航运气象服务从“面上预报”提升为“线上预报”……
走出行政区划,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整合各省份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创新工作格局,区域联动,如今已初见成效。
在长江流域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上,长江流域内74部多普勒雷达、242个水文站、20000多个自动气象站等设备构筑起气象灾害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实现了自动气象站实况资料、雷达拼图、卫星云图以及多种预报服务产品在相关省份进行共享,可实时提供长江流域主要控制站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资料。
长江流域分为28个子流域,每个子流域又分为许多小流域。小流域水雨情决定子流域水雨情,子流域的水雨情又决定了长江流域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就是要从众多小流域开始,做出精细化的定量降水预报。各省份之间共享的信息数据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为开展流域气象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与应用平台支持。
目前,长江上游流域强降水面雨量预报准确率达59.3%,精细化格点预报分辨率缩小至10公里×10公里,涵盖短中时、延伸期、长期时效“无缝衔接”的八大类46种流域气象服务产品,为三峡大坝175米成功蓄水、抵挡2017年长江中游及两湖流域大洪水、汉江罕见秋汛防御等重大过程提供了保障,为长江流域的防洪调度和防汛抗旱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撑。
绿色廊道 生态发展新助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流域的生态和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的重要问题。
守护长江经济带绿色廊道和生态屏障,气象部门责无旁贷。
今年4月,上海市气象局与环保局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数据资料共享,联合开展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站的规划和建设,在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预报、调控模式、技术平台研发建设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重庆气象部门重点围绕长江母亲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红线勘定与保护,依法履行气象保障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常态化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浙江省气象部门开展植被覆盖等专题卫星监测业务,显著提升气象工作在区域性水环境监测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9月,全国首家气象能源中心——湖北省气象能源中心成立,随后就对全省尤其是沿江城市气候资源总量进行了详细普查,分析了气候承载能力和气候容量,明确了湖北所处长江流域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资源较为丰富,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原生态动力。科学的论证,为长江经济带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家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企业在沿江城市落地生根。7年多以来,该中心承担200余项风资源评价项目和20余项太阳能评价项目,为长江三峡总公司、华电、华能、鲁能等多家公司提供了新能源气象服务,给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方军表示,气象服务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和绿色发展尤其是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防灾减灾,形成长江生态保障等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
部门聚力 资源共享“一体化”
“面向长江经济带提供一体化、精准化、智能化气象服务,是长江流域形成‘一盘棋’工作的重点。”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主任崔讲学说。
技术交叉、信息融合,深度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正在为更好地护航长江经济带提供更多可能。
2017年起,重庆市气象局启动长江经济带气象服务工作,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提供省会城市天气预报以及长江重庆段航道能见度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等,服务对象定位于航运管理部门、港口管理部门以及航运企业。重庆市气象局与市海事局、长江重庆航道局和重庆港航局开展合作,收集整理了航道的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交通流量等历史资料;加强与海事部门的科研合作,开展长江干线恶劣气象条件通行标准制定;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气象服务项目建设,研发长江航运气象服务系统,完成长江黄金水道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重庆段)初稿编制。
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也在进行创新性尝试——提供“黄金水道”航运安全智能气象服务。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水文预报台副台长田刚打开长江航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产品共享平台,“我们与长江海事局共同建立了长江航道通航天气指标,确定了包含风速、能见度、温度、降雨量等多个航行敏感天气要素的影响阈值。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为航道管理部门和过往船舶提供实况、预报、预警等沿线对应的天气通航等级,为航运管理决策、运营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导航式气象服务。”
2017年,湖北省气象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打破部门壁垒,共同推进长江流域气象、水文观测资料以及预测预报产品的共享与融合,绘就出长江流域防汛“一张图”,为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提供了更为坚实保障。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工作了20余年的汉江集团水库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何佑生介绍,气象与水文部门的雨量资料共享,提高了水库的水文预报精度,有效延长了洪水预报预见期,为丹江口水库科学蓄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越来越多的部门合作正在持续推进——多元化、常态化会商使气象、水文、水利联合预报预测融合度更高,多部门的合作共享、融合发展为长江经济带织就了一张“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