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06.02.2016  12:05

新华社27日受权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回顾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文件还提出,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记者了解到,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将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产品将端上人民群众餐桌。

  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文件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