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共建 齐心协力 共筑坚强战斗堡垒

29.12.2015  11:15

——记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与大田县仕福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2015年12月24日,中共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教授郭为桂率队一行8人,前往校院挂钩联系的蹲点村——大田县谢洋乡仕福村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共签协议、共谋发展。原校院巡视员、教授游龙波以普通党员身份全程参加了活动。大田县县长熊旭明、县委组织部长蔡建明等在县委党校会见了校院参加共建活动的人员。

 

一份协议  一份承诺

本着“平等自愿、互相学习、困难帮扶、共同进步”的共建原则,校院党建教研部党支部与仕福村党支部在驻村蹲点干部郭春柱牵线搭桥、用心推动下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随着双方党支部书记的签字握手,两枚党支部红色印章的庄严落下,白纸黑字写下的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郑重承诺。

在座谈交流中,游龙波教授屡次强调,与其说是帮助蹲点村党建工作的发展,更应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仕福村党支部中所见、所感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对于长期在校院机关的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更是难得的学习教育机会。

为确保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双方相互明确了结对共建联络员,负责日常共建活动的联系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一个支部  一个堡垒

党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党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近年来,校院党建教研部多次获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校委的表彰,先后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校优秀党支部”、“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支部党员多次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仕福村党支部自2001年起,连续被中共大田县谢洋乡委员会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多名支委被授予个人先进荣誉称号。

双方党支部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结对子是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性见个面、开个会,在今后的结对共建中,要一起努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把党支部建成能够带领大家开拓进取的战斗堡垒,努力使每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列”。

 

一次助学  一条纽带

让因贫困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渡过难关实现自己的求知愿望、圆心中的梦想,长大后用爱心回报社会。开展“济困助学献爱心”活动是校院党建教研部历来的优良传统。林媛是仕福村二女户林起泉的次女,是大田县第六中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三学生。其家庭相对贫困或将面临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党建教研部党支部在了解其基本情况后,组织全体党员献爱心,9名支部党员勇跃捐款。24日傍晚,支部党员在郭为桂书记带领下与受助学生林媛见面,亲切关心她的学习生活状况,嘱咐她认真学习、积极生活,并悉数送上爱心助学金和党支部捐赠的书包和文具。

在此次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中,党建教研部表示要持续每学期一次捐助林媛同学,直至其完成高中学业。对于林媛同学,同时也是对党建教研部党支部而言,这次离开是另一种开始,电话、微信等通讯媒体将成为他们的进一步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一份爱心  一份责任

座谈交流结束后,双方党支部的同志们一道来到仕福村困难农户林芳佈、困难老党员郑金泉和林昌贵的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其中,林芳佈患有直肠癌重大疾病,其妻子曾映春也患病在身,儿子在外务工,每月两千多的工资对于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而言的确难以为继。郑金泉、林昌贵年迈多病,腿脚不便,生活比较困难。走访慰问过程中,大家与困难户热情交谈,关心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以及享受到哪些扶贫帮困的政策,并送上爱心慰问金和食用油。

“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条件真的很不容易。这样的情况,让人看了心里都很难过。”大家不由真情表露,“作为党员,以后要多尽己所能,在生活物质和精神鼓舞上多多帮助他们。”

 

 

虽然两个党支部在地理位置上相距260公里,但是通过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共建情感不断延伸,跨越空间限制,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党建教研部支部党员感到意犹未尽,都说这次不光交了朋友、加深了感情,还让久居城市的他们踏足最艰苦的高山区偏远农村,目睹老实巴交的农民的生存状态,感受结对子支部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基层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哪怕就是简单的一眼或一念,都足以让他们收获无尽的震撼。仕福村村两委们纷纷表示,将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党支部结对共建这一平台,围绕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布局和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以党建带共建,以党建促发展,发挥系统合力,加快实现“村美、业兴、人富、和谐”的发展目标。(通讯员  郭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