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季 “电子红包”成年轻人新潮送礼方式
很多人收到朋友的喜帖,如果无法参加婚礼,人不到礼要到,这送红包就成难题。直接要账号,尴尬不说还易被拒绝,于是“电子红包”成了当下年轻人最新潮的送礼方式。
我市市民李艺称,大学四年的舍友下周三在福州举行婚礼,虽然现在交通便捷,自己却因为上班无法抽出时间赴宴。“问了许多同学,都因为这个原因无法参加婚礼。”本打算托其他人帮忙捎带礼金,现在,李艺只好另寻方法。他打听到,其他同学都是通过微信转账,送出礼金。“超过10个同学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把礼金转给新郎。”李艺认为,用“电子红包”随礼比较方便,对方很快就能收到。如果需要亲临现场的话,来回路费、住宿费,这样花下来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对于自己不能亲自参加的婚礼,很多人会选择让相识的朋友代送礼金。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采用“电子红包”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刚刚新婚的刘丽萍称,婚礼当天,她就收到了远在外地工作的几位好友发来的“电子红包”。“看手机短信提示一位同学向我发起了一笔即时到账交易,我还以为是骗局呢。没想到一看,居然是几个要好的朋友从外地打过来的礼金。”刘丽萍表示,“这样的电子红包真的很方便,朋友还附上了对我的祝福。”
据了解,这种“电子红包”是通过网络第三方平台送出的。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页上,专门设置了“送红包”功能,用户只需输入收礼人的账户以及红包金额,提交后输入支付密码就能即时完成红包发送。而收红包的用户可以将金额直接转自绑定的银行卡。
过去是烫金图案封套的纸质红包,而现在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到账的“电子红包”,到底是更方便了还是太敷衍、少了人情味,大家褒贬不一。在随机采访中,多数市民都觉得“电子红包”方便了各自的生活,同时也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联络感情。而部分市民觉得,这一方式缺少了人情味。市民刘先生就认为,“在习俗中,送结婚红包就是为了图个好彩头,虽然汇款或支付宝转账确实有不少便利,方便记账、不会收到假钱,也给不能到场的宾客提供方便,但结婚是希望亲朋好友们都能来到,不是为了那份份子钱,结婚的时候用‘电子红包’的形式,总感觉缺少了那么一些人情味。”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