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经费保障机制 留住生源留住教师

19.11.2015  13:10

  每天,家住崇仁乡大洋坪村的5岁儿童邱子怡,放完晚学就和同学们一起排着路队,在老师阙贵香的护送下回到母亲元桂英身边。“大洋坪村比较偏僻,如果没有学前班,孩子上学就成了大问题。”元桂英说。

  目前,各地村级幼儿学前班,基本采取自收自支的办班模式,经费主要来源于每学期学生缴交的保育费和所在建制村的补助。生源多时,学前班还可维持,生源不足且村里又拿不出更多贴补,这个学前班就很可能难以为继。

  “崇仁乡共8个建制村,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和7个学前班,村村能保留学前班,主要得益于乡里有个经费保障机制乡。”崇仁中心小学校长周金寿说,四五年前,那时各村的生源相对还比较多,几个生源充裕大村的学前班教师,曾多次找他要求,办班经费收支完全由学前班教师自己支配。但作为负有管理责任的校长周金寿并没有心软,一方面作解释工作,坚持经费由全乡统一收支的管理办法,同时积极争取崇仁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一份文件,要求各村每年拿出不低于20%的村财,用于本村学前班教师社保和工资贴补等支出。

  崇仁乡本学期已入园的幼儿共223人,其中乡中心园有幼儿102人,共他7个村的学前班合计121人。全乡在岗幼儿教师有13人,除了中心园的4位是入编正式教师外,其余人员都是各村自聘的。目前,全乡各村自聘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从2011年开始,各村还给本村自聘教师交社保,解决了这些教师的后顾之忧,此举对保持各村学前班教师队伍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金陵村学前班现在只有7名学生,一个学期学生缴费收入,只能支付一位教师的3个月工资。如果不是经费收支乡统筹,像金陵村这样生源偏少的学前班就只有停办了。从1989年就开始在金陵村任教的朱兰秀,对自己当年也曾要求“收支独立”的行为还感到不好意思呢。 ☉高德运 刘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