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评APEC:“中国秩序”
2014 年 11 月 10 日 ,北京奥体中心, APEC 志愿者排队离开会场。 澎湃新闻记者 刘行喆 图
英国《经济学人》最新一期聚焦上周于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一篇题为《中国秩序(The Chinese Order)》文章中,《经济学人》的编辑们盛赞本次APEC会议取得了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突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文章后半部分又宣称,虽然APEC成果颇丰,但不能忽视中国近期对待西方世界日趋强硬的态度。
“过去的一周里,中国的媒体极力呈现了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这场表演上演在人民大会堂,在紫禁城边上中国领导人的办公地点中南海,也上演在北京近郊的雁栖湖。每天,电视和报纸都在报道习近平主席热情地欢迎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每天,公众都看到习主席或者在规划繁荣景象、或者在敦促实现和平、或者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减排达成共识。”文章这样写道,“毫无疑问,自毛泽东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位中国领导人在外交事务上表现得如此沉着、如此引人注目。”
文章表示,一度在外交上表现被动的中国这一次在多方面掌握主动权。中国是这一周APEC会议的主办方。APEC全称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地区性的贸易合作组织,但很少有大动作。然而此次,中国接连宣布与韩国和澳大利亚这两大亚洲经济体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只待最终签署。此外,中美双边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承诺取消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同时,习近平宣布将投资四百亿美元打造穿越中亚、俄罗斯、最终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穿越东南亚到达中东和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
文章称,最令人吃惊的是,11月11日,习近平倡导APEC的21个成员共同组建亚太自贸区,各经济体代表同意对该协定展开为期两年的研究,启动自贸区进程。亚太自贸区计划意在与美国主导的十二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抗衡,这一协定由于美日分歧使谈判陷入僵局,会前外界还曾期待该协定能在此次APEC会议上实现突破性进展以最终形成联合声明。
在安全事务上,习近平也积极掌握主动。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表示,两国首脑就在南海的一些岛礁主权的争议取得“一致意见(meeting of minds)”。最为出乎意料的是,中日达成一致,两国恢复高层互动。此前,双方来往活动受到限制。自2012年起,两国在中国东海海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尖阁诸岛)的领土争端波折不断;双方关系曾因去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战争亡灵的军国主义靖国神社而全面冻结。
然而,11月7日,中日宣布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以缓解紧张局势。该声明在习近平会见安倍晋三后得以签署,这是安倍再度担任日本首相后双方的首次会见。
文章称,中国官方媒体更多的视线给予了中美领导人的会面。这是双方自2013年在加利福尼亚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后的第二场单独会晤。不出所料,双方合作取得喜人突破。首先,双方关于IT产品贸易的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为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议》的达成铺平了道路。其次,双方同意积极寻求措施,加深互信,消除误解,避免在东海、南海偶发的军事冲突。
文章表示,最大的惊喜在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协议。中美两国是世界前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约占全球碳排放的44%。假如它们不对减排作出承诺,任何全球性的减排目标将毫无意义。11月12日,奥巴马总统公布这一“历史性”协议,宣布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与此同时,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这将会极大地推动明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大会上一项全球性减排协议的达成。对中国这一煤炭消费大国而言,设置排放量达到峰值的日期是第一步,尽管该日期比美国期待的时间晚了5年。为了在2030年后减少排放量,中国将大力开发核电,并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经济学人》称,这一切就像一场令人惊讶的编舞。
随后,该媒体话锋一转问道,当各领导人纷纷离开、前往缅甸参加下一场会议时,真正重要的是留下了什么,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一些西方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希望改善与一些国家的关系。《经济学人》称,中国展现出的慷慨和智慧被认为是积极参与的表现。
(编译:孟娇娇,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为报道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