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APP2020.12.18:多彩校园 | 福工教师“组团”下乡 让福清乡村建设留住“乡愁”

18.12.2020  15:03

多彩校园 | 福工教师“组团”下乡 让福清乡村建设留住“乡愁
福建学习平台 2020-12-10

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作者:陈佳佳 曾宪平


在过度硬化的村巷道两侧,拆墙透绿增加街巷绿量;从溪岸就地取材拾取卵石铺设花坛树池,保持乡村生态原真风貌。”这是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博士技术服务团在服务指导福清市港头镇前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绿意盎然的房前屋后,修旧如旧的诚信文化馆、承载乡愁的民居古厝……从2018年起,福建工程学院依托省一流本科专业——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优势,对接福清市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为服务地方提供最前线的智力支持。伴随着这支服务团的三年全过程陪伴,福清市一个个乡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展露出新的容颜。

建筑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在小南洋村村部现场座谈交流、献计献策(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拆墙透绿打造“美丽庭院

福清老百姓房子建得比较高,家家户户的庭院围墙壁都围得很高,庭院绿化虽美却看不见。房与房之间只剩下巷道路,绿量比较少,村道狭长、高墙耸立、不像村庄,更像是城中村。”福建工程学院技术服务团队刚开始来到小南洋村时就有这样的体会。

针对村道狭小的问题,团队提出降低围墙高度、拆墙透绿、增加绿量。“村里干部也很给力,带头从自家水泥围墙开始拆起,推动乡贤发挥示范作用,慢慢地带动其他村民。”技术服务团负责人、建筑学院副院长缪远教授说道,“随着整治效果渐渐显现,村民也从不理解到支持,主动腾出更多空间,村边地角都种上了绿植。

拆墙透绿工程以及微菜园(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小南洋村龙江街道干部还引导村民自发在荒废空地建设“微菜园”,过去的高墙耸立、密不透风的“城中村”,悄然变成满眼苍翠的“美丽庭院”。千亩花海繁花似锦,如今小南洋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拆墙透绿的美丽庭院也成了小南洋村的靓丽风景线。

千亩花海(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历史建筑再利用留住文化“韵脚

道路整治、鸡笼鸭舍拆除、公厕改造,美丽乡村建设除了要重视人居环境的整治与提升,还需因地制宜发掘乡村独特风格和做好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活化再利用。2020年,福建工程学院开办福建省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建筑遗产与历史环境的保存、修复、利用设计和文物保护。

旧材利用,就地取材,营建“口袋公园”(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福清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配有专门设计团队和施工队伍,然而由于设计方水平良莠不齐,甚至一些地方的设计图纸是直接套用城市模板,不能有效地因地制宜,难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活化再利用。“比如在裸房改造时,误将具有地域特色红砖墙、传统石头厝直接粉刷,不仅不美观,还破坏了传统风貌。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修旧如旧、修旧用旧的基本原则。”缪远教授指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也是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过程,历史建筑是留存传统文化根脉,将乡村历史建筑保护下来就要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福清近代华侨名人陈惟纲,海外打拼多年后回乡投资典当行,有次当铺遭遇大火,当物烧成灰烬,他二话不说偿本赔息全部兑还所有当物,以其诚信和担当,一时传为美谈,如今乾昌当铺旧址旧物还留在江镜镇岸兜村。技术服务团队发现当铺遗址建筑保存较好,外形别致,就建议将当铺修旧如旧,复原柜台、银库等旧物作为观赏点留住游客,同时修建成诚信文化馆,植入新时代教育功能。

江镜镇岸兜村诚信文化馆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乡村诚信文化馆,2019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文化馆在乾昌当铺遗址重建,以此来纪念乡贤陈惟纲的诚信精神,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江镜镇岸兜村诚信文化馆(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重塑回忆载体凝聚华侨乡愁

这条街上从前的理发店、医馆,还有学堂等都重修成旧貌,还原当初华人前辈下南洋的路线和场景。”江镜镇南城村按照历史原貌恢复旧时独具特色的繁华老商业街。

福清素来旅居海外华人华侨多,他们少时就漂洋过海外出讨生活,记忆中的家乡早已变化。“乡村建设不一定非要新建的东西,新旧融合,将乡愁还原呈现,让过去的原住民能常‘回家’看看。

基于这个想法,技术服务团队提出要充分体现华侨村特点,恢复一些原有乡土风貌,留住“乡愁”。修复商业老街、改造家族祖屋,将弃用的侨乡老建筑恢复旧貌,华丽转身的老建筑展示了古韵新声,再现侨胞们儿时的回忆载体,让侨胞“乡愁”跨越时光有了寄托。

回忆空间增多,情感也有了更多羁绊。这些年,福清回乡投资的华侨很多,也有些村每年能收到大笔捐资。技术服务团队还协助村两委、乡贤理事会,进行项目设计,精选建设项目清单,提供给乡贤认捐,把钱花在实处,如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长期以来,华侨通过直接捐资、捐资办学等多种方式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和公益事业发展。

我们团队从2016年开始参与省住建厅组织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年度指导与检查,到福清市美丽乡村三年陪伴式的技术服务,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美丽乡村建设要具有‘在地性’,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设计思考,‘土地’所处环境的地理自然条件、‘当地’具备的现实建设条件、‘本地’的人本活动与精神诉求、‘场地’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场所精神。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乡村才能焕发生机活力。留得住人,看得见乡愁。”缪远总结道。

2020年是福州市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福清市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的最后一年。三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这支技术服务团队跑遍福清市大大小小的村落,每年服务10个村落,考评指导40个村落。

福建工程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自1979年办学至今,为福建省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期依据省内规划设计新需求,福建工程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传统村落数据库、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福清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以及高校教授博士服务团陪伴式服务,创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696720501713011135&item_id=969672050171301113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