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酒”变“空头支票”?上海酒类投资风险爆发
在 中信银行 长沙分行向上海国际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兑付总额4900万元《履约保函》之后,上海首例酒类 投资 风险事件暂告一段落。目前,不少 投资人 已通过酒交中心平台获得本金和收益在内的回报。然而受到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酒企财务状况整体堪忧。“纸酒”的集中兑付期遭遇行业寒冬,如果不能按约回购的酒企越来越多,投资人手中的“纸酒”无疑将变成“空头支票”。
“年收益15%的 理财 产品”
这起震惊业界的酒类投资违约事件缘起湖南胜景干黄公司未能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投资人手中持有的“纸酒”。
尽管风险爆发早有征兆,但早前酒类投资在上海依然炙手可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要求挂牌酒企签订合约,如果上市酒品在规定时间内价格未能上涨至一定幅度,酒企将以发售价的115%回购“纸酒”。胜景干黄投资者翁先生向人民财经表示,对持有人而言,“纸酒”相当于年收益15%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反之,对酒企而言,“纸酒”相当于一年期融资产品,资金成本为15%。
2013年11月,胜景干黄公司发售的黄酒产品登录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按照酒企与交易中心的约定,如果产品交易价格连续不能达到预期,一年后胜景干黄将以发售价的115%对投资人手中的“纸酒”进行回购。时至今年11月,正当投资人静待手中“纸酒”升值之际,胜景干黄却出现违约,无力向酒交中心支付数千万元的回购款项。投资人手中的“纸酒”瞬间变成一张无处兑现的“空头支票”。
酒业冬天酝酿投资“空头支票”
中国酒业流通协会副会长刘员向人民财经表示,酒企通过发售“纸酒”进行融资是近三年内流行起来的。这一融资方式在诞生之初,行业形势还比较好;但如今酒企正遭遇历史性变革,酒企的财务压力前所未有。
多数“纸酒”约定的回购期限是1至2年。但是行业的巨变就是发生在这两年之间。从2014年上市酒企上半年财报看,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告下滑,其中 五粮液 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31%。 洋河股份 上半年实现营收87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13%。其他品牌净利下滑在五成至八成之间,更有酒企创下历史最大亏损。
“如果承诺回购‘纸酒’,那企业还是应该回购”,刘员认为。
但现实情况恰恰是,今天的酒企是否有能力兑现两年前开出的支票?
上海酒交中心风险事件爆发后,人民财经多次尝试联系胜景干黄未果。而业内多个信源透露,胜景干黄或考虑单方面撕毁合同。上海酒交中心董事长李雯峰向人民财经证实,中信 银行 高层以短信方式告知他:胜景干黄要起诉酒交中心。
“某些酒企,打算以强制溢价115%(回购)属于强迫行为、违反公平为由,申诉其和酒交所之间的回购协议无效”,消息人士说。而一旦这样的申诉浮出水面,那么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将遭遇成立以来最大“地雷”。
“纸酒”“暗雷”一触即发
从保本保息稳健投资,到酒企一旦违约就无处兑付——对投资人而言,“纸酒”理财“暗雷”正一触即发。
对于“纸酒”的投资风险,业内早有清醒的认识。上海酒交中心出离人士向人民财经透露,“纸酒”和“纸 黄金 ”不同,没有公开透明的定价体系。一款纸酒发行价多少、市场价多少、是否具备升值空间全凭“专家一句话”。
“许多纸酒品类,其品种在市场上难觅踪迹,更无公允价格;这导致一旦酒企不愿回购,纸酒很难再销售出去,更别谈升值。”
上述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从上海酒交中心披露的2014年二季度交易 数据 看,多支酒品不是没有成交,就是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品味”在6月、7月、8月都没有成交。而“中国养金奖”则在7月份创下57%的超级跌幅。
数据显示,平台上正常交易的酒品均属市场熟知品牌,成交价格大都在涨跌2%范围内浮动。许多 消费 者并不知晓的酒品则有价无市或者走势低迷。
目前,“纸酒”的投资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
首现,酒业行情整体低迷,酒企财务状况急转直下,一旦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像胜景干黄这样无力回购“纸酒”的案例势必增多,带给投资人重大风险。
其次,行业缺少公允标准。“纸酒”金融化之后,酒企只要愿意承担上海酒交中心15%的融资产品,就可以随意发售酒品。一些不为人知的酒品挂牌卖多少钱完全是“发审会”说了算。发审会成员又来自行业内部,相关利益盘根错节,既不独立也无国际公允标准。
再者,“纸酒”投资从诞生之初就游走在灰色地带。酒企向银行融资需要提供征信材料和资产抵押,但向酒交所融资则完全不受银监会的监管,纸酒的证券化交易亦不受 证监会 监管。行业金融化之后,却游离在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希望胜景干黄的违约,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关注酒交所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一名投资人向人民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