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沙""海棠"接踵来 记者"追风"讲述防抗一线故事
在记者协调下,硫酸厂小区恢复供电。
福州新闻网7月3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整理)台风“纳沙”刚在福清登陆,台风“海棠”又要来袭。昨日,本报的记者们与风同行,在“台风日记”里,讲述着全市上下齐心防抗台风的一线故事。
本报福清站记者王光慧:因为“纳沙”在福清登陆,30日上午福清市区下着雨,好在当地准备充分,并未出现内涝,只有部分路面出现广告牌和树木倾倒的情况。10时,我来到高山镇北垞村渔港,这里离“纳沙”登陆点很近,海风吹得人几乎站不稳。好在前期通知到位,当地渔船大都安然无恙。12时左右,我离开时,当地干部仍然披着雨衣,在海堤旁巡查。台风“海棠”就要来了,干部们不敢掉以轻心。
记者徐强:30日中午,我在闽侯上街大学新区的福州客运西站看到,当地班车恢复运行,车站还为旅客延长了退票的期限。台风天里的环卫工人也十分辛苦,17时30分,我在采访结束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为确保排水顺畅,正在加班清扫下水口的落叶。
记者胡一晟:30日上午在六一北路洋下段采访时,看到华塑公司购置了300块防洪挡板,要筑一道100多米长的防水墙,保障店面和后方居民区的安全。中午我离开时,防洪挡板已经全部安装好。
本报闽清站记者陈木易:30日下午前往坂东镇采访,梅溪的水位处于警戒线以下,这主要得益于汛期来临前,当地对河流开展了清淤清查工作。在坂东镇的安置点里,提前转移的村民们吹着空调,看着电视,都挺轻松的。
记者马丽清: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是暴雨台风天气里城区排涝的“大脑”,紧盯各个易涝点的实时信息,关注各个闸、站、水库、城区下穿通道等的监控视频……30日19时我离开时,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着。“海棠”来袭在即,“大脑”还得继续紧张运转。
社区挂职记者陈若凡:30日9时许,我来到鼓楼区安泰街道办事处时,街道城管队长康裕发和队员们刚刚巡查回来。几乎一夜未合眼的他们略显疲惫。听说八一七路有行道树倒伏,康队长立即和队员们奔赴现场。那棵大树被连根拔起,横在路中。康队长带大家将树木抬到路边,再联系园林部门前来清理。直到中午我离开时,他们还坚守在防抗台风的最前线。
记者王威、黄丽汀:“纳沙”是硫酸厂小区内涝整治后应对的第一个台风。30日中午,我们跟随鼓山镇石鼓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硫酸厂小区。小区无大面积积水,楼道和主要路面正常通行,内涝整治成效良好。不过,当时那里已经停电6小时。为此,我们协助小区联系供电部门。2小时后,硫酸厂小区恢复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