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级景区首被“摘牌” 景区乱象能否彻底破除?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张尼)国庆黄金周刚刚结束,国家旅游局就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资质,同时,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等6家5A级景区被严重警告。专家分析称,此举意味着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机制变为常态,5A级景区“终身制”变为历史,景区一直以来“重建设、轻保持”的弊病有望克服。不过需要关注的是,这能否彻底破除景区乱象?
5A级景区首被“摘牌” 动态管理成常态
据媒体报道,此次山海关景区被摘5A,是自2011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对既有星级资质的景区暗访工作以来,第一次取消5A级景区资质。
5A级景区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国家旅游局从4A级旅游景区中组织评定,而后产生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据国家旅游局通报,此次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资质,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现象普遍,老龙头景区擅自更改门票价格。二是环境卫生脏乱。地面不洁、垃圾未清理,卫生间湿滑脏乱,清洁工具、施工材料随意堆放。三是设施破损普遍。设施普遍老旧,电子设备、寄存柜、展品等损坏严重,长时间无人维修。四是服务质量下降严重。导游、医务等岗位人员缺失严重,保安、环卫人员严重不足。依据国家5A级景区标准和评分细则,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并存在严重服务质量问题。
国家旅游局官员表示,5A级景区是公认的旅游景区的最佳品牌,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管理一直是严格的和动态的。未来将通过摘牌、警告等手段,督促景区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品质。
“A级景区的评定是一个达标体系,本来就建立了能上能下、可进可退的机制,尽管如此,但此前的5A级景区都是只进不出,能上不能下,这次将不符合资质的景区摘牌,就标志着5A级景区‘终身制’变为历史。”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强调,此次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资质,不仅意味着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机制变为常态,同时也对于其他景区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src="http://www.chinanews.com/2015/1011/2015101103934.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丽江古城。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丽江古城。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重建设、轻保持”弊病有望克服
此次,除山海关景区5A被摘,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还对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景区、江苏省南通市濠河景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旅游区、上海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北京市明十三陵景区等6家5A级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此外,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还取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湖景区、重庆巫溪大宁河生态文化长廊景区、江苏常州亚细亚影城和新疆盐湖城景区等4家景区4A级资质。
记者了解到,A级景区被摘牌或警告并不是第一次。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通报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情况时透露,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有44家A级景区被摘牌,当时清远连州地下河等9家5A级景区受到警告或处分。
刘思敏表示,很多景区都是重建设轻保持,认为一旦被评级后便可高枕无忧,但是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事情,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同时疏于管理,必然将导致游客满意度降低,品牌大打折扣。
景区乱象能否彻底破除?
在5A级景区首被“摘牌”的威慑下,一些长期备受诟病的景区乱象能否彻底破除?
“仅仅用A级评定来约束当然还不够,需要的是对景区的系统性监管。”刘思敏强调。
根据此次通报,宰客情况严重、交通组织管理不力、安全隐患突出是此次被“摘牌”和警告的5A级景区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另外一组数据:今年国庆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5.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比2014年国庆节增长10.7%;实现旅游收入4213亿元,增长17.9%。假日期间,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居民出游热情活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法律与产业规制研究中心主任韩玉灵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称,一方面,民众的出游需求迅速增加,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旅游资源仍然较有限,景区也没有多到让老百姓有很大的选择余地,面对5亿人的出游,如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韩玉灵强调,面对宰客、配套设施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乱象,景区自身要设法出台措施满足游客需求,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给5A级景区‘摘牌’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将促使景区提升服务,真正实现与自己的等级匹配。”韩玉灵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