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甲”支招治堵:加大惩罚力度 适当增加车道
志愿者在津泰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劝导交通。
3月底,我市有一批“红马甲”加入了“治堵大军”,在两个月时间里,他们早出晚归,与各种交通不文明行为做斗争。两个月的治堵成效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奋战在治堵一线的志愿者。
在高峰期不懈坚守
昨日早上7时30分,志愿者小张跟往常一样,守在华林路和二环路交叉口一侧,开始了长时间的“盯梢”工作。
没过多久,在红灯倒计时还剩下9秒时,小张发现有2辆电动车在火车站往华林路方向靠右侧的人行道上蠢蠢欲动,当她跑过去想要劝阻时,电动车早已扬长而去。小张无奈地告诉记者,这种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在等待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里,两成左右不遵守交通规则,但她一天最多也只能劝导10多个人。“行人还好,可要阻止电动车违法,很困难。”小张说。
“退后一点,小心车辆。”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津泰路五一北路交叉口找到鼓楼区大根社区的交通志愿者陈爱金时,她正在劝导两辆停在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在她的耐心劝导下,两名骑手向后退开,让出机动车右拐的车道。陈依姆说,这个路口高峰期每个红绿灯都至少有六七十辆电动车要过街,很多电动车会直接停在机动车道上等信号灯。
以亲身经历说“堵因”
陈依姆告诉记者,治堵攻坚战打响两个月,她所在路口的不文明现象略有缓解。“主要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比较突出,非机动车也会骑上机动车道。”陈依姆发现,部分市民会在绿灯倒数几秒的时候冲出路口,有些甚至是老人。不过令陈依姆欣慰的是,虽然机动车从津泰路右拐至五一北路没有独立的红绿灯,但现在不少机动车都能主动停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亲身参与治堵让志愿者小张充满了自豪感。“只要劝好前面的人,后面的人一般都会遵守秩序。”但小张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两个路口之间的红绿灯存在秒数差。“一些机动车趁黄灯加速过马路,但斑马线这边已经绿灯了,有些行人会抢秒过街,导致车经常卡在斑马线上。”
在志愿者宋密看来,除了乱闯红灯,造成解放大桥下桥处与中亭街江滨大道交叉口拥堵的重要原因是十字路口的设置不当。“中亭街车辆人口密集,但这里的路口没有明确划分车辆停驻等待红灯的区域,很容易造成交通混乱,如果发生事故,就更堵。”
负责五四路湖东路口交通志愿服务的庆城社区志愿者林巧彬告诉记者,她所在的路口还会出现机动车随意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情况,她经常要劝导他们立即开走。
踊跃为治堵支招
针对解放大桥附近的拥堵情况,宋密认为,首先要加大对闯红灯者的惩罚力度,加强对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的管理,逐步纠正市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其次,应适当增加车道,发展空中通道和立体交通,分流车辆。
志愿者小张说,在她执勤的路口,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并不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因素。“这里靠近火车站,车流量大,如今北广场分流后,来往车辆基本只需要等待一个红灯,可见治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流。”
“希望隔离护栏能延伸一些,进一步规范电摩按道行驶。”陈依姆认为,调整部分交通设施有助于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此外,交警的现场处罚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志愿者陈凤芳说,像仙塔街与城守前路路口,周边学校众多,上学放学期间交通混乱,却没有红绿灯,也很少见到交通协管员,而有些路口交警和协管员就扎堆。“建议将他们分散安排在各个路口,让人力资源最大化。”陈凤芳说。
“就我自己的经验看来,有志愿者的路口交通违法的情况普遍会少一些,但现在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完成劝导工作比较吃力,建议增加一些青年志愿者来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林巧彬说。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洛羽 吴隽/文 叶义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