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增加“时尚元素”更利育人

10.10.2018  12:12

  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手持定制版《申报》,以众人接力方式完成一段共产党组织诞生地的新闻播报;在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换上上世纪20年代的服装,重现共青团组织成立和“外国语学社”学习场景;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为接头暗号,重温入党誓词……上海是红色文化重镇,红色旅游也正在新增不少时尚元素,始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发现之旅”,更是得到了年轻群体的广泛好评。(10月7日《人民日报》)

  时尚元素往往最容易得到青年人的追捧,也是青年人喜欢的活力元素。给红色旅游增加“时尚元素”,就像上海黄浦区内举办的这堂情景移动党课,吸引了百余名青年党员报名参加。如今,情景移动党课又被中共四大纪念馆活用,又成为了暑期和国庆假期的很多年轻游客的心目中最热的景点,让年轻人在这些时尚元素加盟下的红色景点、红色文化钱,接受红色文化再教育,有效增强了红色精神的感染力、青春丰满的源动力。

  红色文化资源增加时尚元素,要万变不离其宗。要让红色文化更好活在当下,并不是说无原则地与时尚拉郎配,而是要研究最佳的路径和方案,尤其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精神高高地凸显,这样即使增加了时尚元素,红色并没有淡化。就如“中共四大·力量之源”的时尚设计那样,主要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内任务闯关,随后按不同情节多线路体验“红色三公里”,用脚步丈量革命战士在虹口的足迹,最终所有队伍实现胜利会师。从年轻人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上传自己的行踪看,这样的红色之旅更能让年轻人入耳入脑入心。

  红色文化资源增加时尚元素更能建构红色体验大格局。上海将红色旅游的新体验正拓展到全市各个角落。将宋庆龄、杜重远、陶行知、陈毅、田汉、张澜……这些红色人物的战斗经历制作成“红色经典”“人文底蕴”的微线路,让年轻人扫一扫就能参与活动,他们或者扮演成中共地下党译电员,或者选手们要根据系统提示回答与国歌有关的问题。或者把活动照片上传至朋友圈,集赞抢得分。这样才是深度开发出的融教育、知识、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时尚,这样的红色时尚元素,有效扩充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构起了红色旅游的大格局。

  红色旅游增加“时尚元素”更利育人。一些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印记距离当今的年轻一代已经遥远,假如观凭着传统的参观、讲解等形式接受教育,可能会难于对上年轻人的胃口,红色教育的效率也会下降。可利用互联网将红色资源做成年轻人喜欢的课件、纪录片宣传、情景再现等模式,就容易吸引年轻人走进,尤其是那些红色资源多的地区,也可以做成一站式的旅游资源推介,就更能让这些红色资源活起来,成为吸引广大游客时尚红色资源,让红色的魅力更加彰显。(晋安区文明办陈瑾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