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主旋律大片“吸粉”非偶然

23.06.2021  22:22

  “如今的主旋律电影,也可称之为主流商业大片,它们艺术质量上乘,在获得了好口碑的同时拿下高票房,赢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上海国际电影节金论坛上,《张思德》《云水谣》《铁人》等电影人们认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获得越来越热烈的市场反馈。(6月21日中国文明网)

  年轻人爱看“红色主旋律”大片,一方面,他们文化知识丰富,认知富有个性,对于电影质量都有自己的评判;另一方面,这些年,红色主旋律大片,创作尊重历史,塑造的红色人物更是立体鲜活。因此,年轻人成为他们的“粉丝”是水到渠成的事。

  每个人心中对于电影都有一杆秤,好电影的价值年轻人更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些红色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认识,早已经从教科书、红色经典中有了深入了解,有些红色文物的故事他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走进红色主旋律大片,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观赏一部电影那么简单,更是他们自觉将此作为接受家国情感熏陶的载体。所以,一些精深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精良的技术制作的主旋律大片,赢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就不在话下。

  优秀的红色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用心动情制作的结果。电影靠什么吸引观众、感动观众?选题立意制作都必须精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主旋律”等关键词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论坛上被高频提及,充分说明了中国红色主旋律电影同样走在精品化的路上,并没有因为题材热而忽略对电影制作的精益求精,这也是赢得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原因之一。

  观众都愿意看英雄人物,英雄主义接地气,自然让电影更好地聚人气。红色电影里很多角色也是普通人,但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奉献精神使得他们成为人民心中伟大的人。纵观近年来红色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方式,越来越多的影片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感受、经历有机结合,无论《1921》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全景式再现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在革命道路上的壮举;还是《我和我的祖国》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整个大时代的变化;《金刚川》展现了炮火下“最可爱的人”的群像力量……多一些这样红色主旋律电影,观众怎能不喜欢、不追崇?

  让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红色经典,更好地成为“新主流大片”。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是重中之重。不管技术如何迭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初心不能变,只有将电影创作的初心使命牢牢锁定,才能更好为时代、为人民而创作。电影制作人更要弄清楚,红色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不是神,他们代表了正能量,只有走进人物内心,红色主旋律电影才能更好征服观众、震撼观众。(福州文明办 苍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