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车:领袖座驾的政治标签 CA-72一“阅”成名

13.08.2014  16:29

  20世纪60年代末期,红旗车的加强版CA-722研制成功,增加防弹功能,专供政治局常委使用。CA-722外表跟CA-770区别不大,但是内部却大不一样,CA-722配置了车身装甲、防爆底盘、厚达十几毫米防弹玻璃、自动补漏的轮胎,除了没有武器外,几乎是装甲车标准了

  2013年4月7日,浙江省政府采购的首批自主品牌红旗汽车交付使用,这批车不接受普通人订购,专供领导人使用。红旗轿车的这一商业行动与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使用国货的倡导遥相呼应,昔日的中国第一车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美国彭博社预测,毛泽东时代的“红旗”轿车可能取代奥迪、别克等进口豪车,将独占每年一千多亿元的中国公务车市场。

  红旗汽车从无到有,它的配置和技术都代表了当时国产车的最高水平。因为专供国家领导人乘用,它与中国、政治、领袖这些关键词密切相关,承载了一代中国人的汽车梦和自豪感。

  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红旗汽车诞生前,缺乏汽车是困扰中共一贯的难题。1949年3月,解放军进京,毛泽东以主席身份在西苑机场检阅解放军,检阅时乘坐的是一辆美国军用敞篷吉普车,身形高大的毛泽东站在驾驶员右侧,身后的警卫只好紧贴着他,一条腿还只能伸到毛泽东前边,显得很不严肃。

  斯大林看到毛泽东乘坐美国吉普车进入北京城的照片时,注意到美式吉普带来的政治联想,马上决定赠送给当时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一人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苏联吉斯轿车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辆,其档次相当于德国迈巴赫或英国的劳斯莱斯。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所用的车正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0,此后又有10多辆各型吉斯车陆续进入中国。毛泽东一直乘坐着的是一辆吉斯-115防弹轿车,没有空调,为保证安全,又不能随意打开车窗,毛泽东体胖爱出汗,服务人员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盛冰块的盆降温,毛泽东感叹希望能早一天坐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

  1958年2月,毛泽东视察长春一汽,再次提出希望坐“自己的小轿车”。此时,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超英赶美”的口号响遍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热情都很高。一汽全厂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组建了轿车生产突击队,赶制轿车。

  制造轿车,一汽堪称“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工人们有的把行李都搬到车间,通过借鉴外国汽车边做边学。发动机学的是德国“奔驰—190”型轿车发动机,底盘学的是法国“西姆卡”的底盘基本结构,变速箱是一汽自己的三挡机械变速器,各种钣金件、车身成型,几乎全靠手工制作,整车最高时速可达128公里。百公里耗油9升,一共6座,上半截银灰色,下半截紫红色,最显眼的是发动机罩前上方有银色小龙装饰,车身侧面镶嵌了毛体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

  当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消息传出,全厂工人又唱又跳,庆祝新中国的第一辆轿车。毛泽东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试坐。新车的车名也取自主席语录“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定名为“东风”,寓意社会主义必胜。据说当时“东风开过的地方,群众欢呼鼓掌,一路都是绿灯,可以直接开进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