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从哪里来,化解到哪里去

09.09.2020  11:41

8月26日,福建法院司法文明研修中心实践基地在寿宁县法院揭牌。实践基地之所以落地寿宁法院,看中的是其探索实施的无文化。从2012年至2019年,寿宁法院共诉外化解3377件、诉前化解2186件,创下万人成讼比居全省最低,案件数总量创全省最少。

明朝时期,寿宁知县冯梦龙提出“省其谳牍、可使无讼”司法主张并努力实施,取得牢房时时尽空、百姓安居乐业的好成效。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治理理念,劝惩教化、减轻诉累的无讼实践,被寿宁法院视为珍贵的法治文化资源,并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冯梦龙无讼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寿宁法院创新推出的司法门诊就是通过导诊、施诊、巡诊等工作机制,让法官身沉一线、化事息讼。

司法门诊将大量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前、源头,减轻群众负担。”寿宁县法院院长林松涛举例说,疫情之下该院依托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室等无讼共建平台,联合基层司法、人民调解等力量,妥善处理企业因疫情引发的劳动关系、物业管理、融资租赁等各类纠纷。

三级化讼是寿宁法院实施的另一项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据林松涛介绍,三级化讼是根据纠纷的形成与流程,将化讼工作分为院门外、院门口和院门内三个阶段。院门外解决也叫一级化讼,联手八方力量,开展源头预防和诉外化解,把矛盾纠纷就地解决;院门口化解是二级化讼,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门诊部,针对前来法院打官司的群众,指派专业法官坐诊化解,做到当简则简、简案快办、以简化多;院门内解决即对簿公堂,对门诊法官无法化解的大案难案,通过正式立案后,按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判决。

古为今用,厚植司法文明之基。寿宁县把冯梦龙文化列为地方历史文化名片,新建纪念馆、成立文化研究会,加大对冯梦龙廉政文化、无讼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阐释。下一步,寿宁县法院将大力弘扬无讼文化,全力打造组织架构平台、研修平台、人才培养和形象平台。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晓榕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