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福鼎实践:从“输血”帮扶到开发“造血”
核心提示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福鼎县赤溪畲族村下山溪自然村群众渴望治穷致富的文章,由此拉开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序幕,赤溪村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经过30多年的精准扶贫,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6元增加到16640元,村集体收入从负债10多万元到收入80万元,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小康村。
30多年来,福鼎市弘扬和传承“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构建思想、产业、政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扶贫格局,从就地农耕生产“输血”为主的帮扶到10年造福工程易地“换血”搬迁,再到10年产业扶贫综合开发“造血”,福鼎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子,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方家山新村 王志凌 摄“党建扶贫” 干部一线帮困忙
炎炎盛夏,青山环抱中的福鼎赤溪村,迎来了一波波五湖四海的游客。
“今年,赤溪申报了旅游扶贫特色小镇规划。在未来几年里,赤溪村要实现2020年村集体收入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游客数量50万的目标。”赤溪村党总支部书记杜家住受访时说。
赤溪村党总支下设旅游产业、农业产业等3个党支部,采取“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模式,与万博华、品品香、六妙等公司合作,实现在家劳动力50%以上都从事旅游经营和相关务工活动。2016年,赤溪村党总支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赤溪村的幸福嬗变,是福鼎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福鼎市实施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计划”,探索建立“党建+”模式,切实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扶贫开发的动力。
“‘红色信贷’,激活了党员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动力,也增强农村发展经济的活力。”福鼎市管阳镇金溪村党支部书记朱有让是“红色信贷”的受益者之一。退伍返乡后,他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被推荐给农信社,贷到10万元党员低息创业贷款,租了10亩地,尝试种植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毛鹃等十多种苗木,销售额达100多万元,订单种植,产销不愁。
精准扶贫需要攻坚排头兵。2017年以来,福鼎先后从省、市、县直三级机关选派两批110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实现“高位嫁接、上下互动、资金捆绑、一体化运作”模式。创新“书记项目”和示范点培育,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党支部112个,依托党员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和合作社实践基地,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技能,累计发放农村党员创业贷款411笔3645万元。配强农村脱贫攻坚领头人队伍,实施“村干部大学学历培养计划”“三向培养”工程,共组织650多名村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安排42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异地挂职锻炼,将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选入村“两委”班子。
支部+产业引领发展,成为福鼎扶贫开发路上的强劲“引擎”。福鼎硖门乡柏洋村党委坚持“五心”工作法,着力抓好特色农业、产村联动、项目带动、扶贫攻坚和惠民保障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农民变工人、变商人、变股东。2017年全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10元,村集体收入55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
柏洋村驻村干部入户访民情。蔡雪玲 摄旅游扶贫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这几天游客纷至沓来,我都快忙不过来了。”8月2日,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星期八山庄”农家乐经营者钟玉娟笑言道。
“星期八山庄”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旅游接待点,旅游旺季时每天可以接待千人以上游客。赤溪村依托旅游带动200多户群众经营农家乐、销售种养的茶、果、蔬、鱼、禽等生态特色农副产品,这个村的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家庭近150户。
近年来,福鼎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拉动、龙头景区带动、产业带动等形式,不断发挥旅游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力军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端上了旅游饭碗,甩掉了贫困帽子”。
如今,旅游扶贫已成为福鼎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据不完全统计,福鼎现有乡村旅游村庄37个,农家乐103家,休闲农(茶)庄18家,旅游从业人数8493人,其中农户635户、农民就业人数6296人。
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福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加快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太姥山为核心,嵛山岛、赤溪、牛郎岗、小白鹭、翠郊古民居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建设,带动了农家餐馆、农家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山地农业等延伸产业发展,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门路。
赤溪长安新街商铺林立 蔡雪玲 摄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精准扶贫脱困。福鼎精心打造37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个乡村旅游区、5个主题旅游风情小镇,推出花海果乡畲村风情体验线、山海渔乡美丽乡村观赏线、山海岛主题村落游赏线、山溪茶乡古村文化探寻线、太姥山精品乡村旅游线、城郊山溪慢游生活体验线等6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初步形成集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等多元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
福鼎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鼎把旅游扶贫与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相结合,积极推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抓好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农家乐等旅游富民项目,培育福鼎恒润农业、绿野山庄、苏景山庄等一批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挖掘福鼎白茶的文化内涵,完善茶文化体验基地基础设施,推进品品香河山和绿雪芽太姥山白茶庄园等一批茶旅结合项目,初步形成茶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形成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
村企共建,村民实现在家门口打工。王志凌 摄白茶扶贫 拓宽村民致富路
上周,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第三届“晒白金。献爱心”帮困助学扶贫捐资仪式,现场给贫困学子捐款17800元。此前,品品香已捐赠50万元资助赤溪村发展茶产业,为管阳小洋村12户立卡贫困户每户捐助3千元,还为小洋村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资助2万元。目前已累计捐款100多万元用于扶贫。
夏日炎炎,别说是喝上一杯淡淡清幽的茶水,就连看到一芽芽泛着新生的尖尖茶叶,心中都会涌现出一丝清凉惬意。太姥山镇方家山村国子生态白茶官司,80后创业大学生钟而洲像往日一样与茶为友,指尖划过茶园里的片片绿色。
2017年4月,钟而洲加入福鼎市方家山畲寨生态白茶合作联社,成为精准扶贫带头人。方家山畲寨生态白茶合作联社是由方家山村19家大小企业组成的一个茶叶专业合作联盟组织,村民5到10户为一组,致富带头人19人,吸收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成为合作社成员,参与共同经营,共同管理。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8759元增加到2017年12118元。如今的方家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白茶村”,每当开茶季节,各地客商、游客都云集于此,看茶、品茶、选茶、买茶。
这些年,福鼎市委、市政府在依托白茶产业加快脱贫帮困中,广泛深入开展“村企共建,强企扶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活动,组织动员100多家规上、限上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村、精准扶贫示范村结对共建,每家企业结对帮扶3~5户以上贫困户,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许多茶企通过在贫困山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助学助教、赈灾济困、兴建社会公益事业等,参与扶贫开发,助力脱贫,38万茶农实现人均茶收入5000多元,茶产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
30年光阴,30年变迁。从1984年到2017年,福鼎地区生产总值从1.9亿元增长到35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0元增加到15063元,贫困人口大大减少。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