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粮食局关于2017年春节期间粮食系统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闽粮行〔2017〕68号
各设区市粮食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局属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粮食局关于元旦和春节期间开展粮食系统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的通知》(闽粮行〔2016〕259号)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结合实际,立即部署开展元旦和春节期间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一)现场检查情况。 各地粮食部门组织选派精干业务人员和粮油质量检验人员深入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批发、销售、加工和军粮供应等394家企业,开展粮油质量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料或商品来源情况,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粮油进货质量安全检测情况,粮油质量档案建立情况以及粮油产(商)品实物卫生质量情况,并按要求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检测。从检查情况看:我省粮食企业质量意识有所增强,主动增加原粮及成品粮检测的频率,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管理,索证索票意识加强;部分骨干粮食加工企业配备质检人员和一定的检测检验设备;军供站长军粮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落实较好;应急储备大米和小包装食用油承储企业质量管理较为规范,定期开展质量安全监测。通过检查进一步提升了粮食质量安全意识,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各地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
(二)实物抽查情况。 各地在现场检查中还结合重点单位和薄弱环节抽取实物样品进行检测,全省共抽查520个样品、代表数量21251吨,合格508个,合格率97.7%。分品种看:检查大米279个样品、代表数量14513吨、合格272个、合格率97.5%;检查小麦粉119个、代表数量2123吨、合格114个、合格率95.8%;检查食用植物油122个、代表数量4616吨、合格122个、合格率100%。分检查企业看:粮食批发企业检查53个样品、代表数量2216吨、合格53个、合格率100%,销售企业检查256个样品、代表数量10655吨、合格253个、合格率98.8%,军粮供应网点检查130个样品、代表数量2294吨、合格126个、合格率96.9%,加工企业检查81个样品、代表数量6086吨、合格76个、合格率93.8%(各设区市检查情况见附件1)。
二、在售粮油产品监测情况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省局要求对在售粮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查监测,全省共抽取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样品共90份,其中大米样品47份、小麦粉26份、食用植物油17份。检测项目:除监测国家标准规定质量指标外,大米加测金属镉,小麦粉加测过氧化苯甲酰,食用植物油加测黄曲霉毒素B1。经检测,质量指标合格率87.8%,卫生指标合格率100%。监测指标不合格的项目是:大米水分超标和小麦粉面筋质低于标准(监测结果汇总表见附件2)。
三、专项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筹划部署。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专项检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相关业务科室和粮油质量监测机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项检查组,围绕省局制定的检查内容和方法认真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泉州、南平市粮食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指导专项检查工作。
(二)围绕治理重点,多种形式监管。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紧盯粮食质量安全新情况、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监管方式,加强“餐桌污染”治理工作,通过专项检查工作促进了各地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各地采取生产经营现场检查和样品检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查,拓宽检查内容,紧抓重点,促进问题整改和责任的落实。
四、存在的问题
这次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发现一些企业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大米水份超标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出证、索证制度还需要继续完善,粮油出入库产品质量登记不及时,档案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有待加强。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治理“餐桌污染”的意见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用“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粮食质量管理,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粮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抓好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根据《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落实粮食质量安全各项工作措施,完善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附件:1.福建省粮食系统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情况汇总表(点击下载)
2.福建省粮食系统治理“餐桌污染”专项检查监测结果汇总表(点击下载)
福建省粮食局
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