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援藏20年4(米林县篇) 米林县:量身打造的旅游文化发展脉络

25.08.2014  18:58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珞巴民俗文化村落、藏医药鼻祖诞生地……这些极具分量的旅游景点都汇聚在林芝地区的米林县,使得当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年来,来自福建厦门的援藏干部利用特区的工作效率和发展眼光,以旅游和文化业为切入点,为米林县量身定做发展规划。 

      夏季是当地的旅游旺季,国家4A级景区 南伊沟景区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上海游客:早上到了南伊沟,马上就到大峡谷去了。) (上海游客:挺满意的,里面的植被非常多,风景也非常漂亮。) 米林一直拥有着这样的旅游资源禀赋,但由于没有开发宣传,10年前每年游客量不到2万人,旅游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几乎为零。而去年,游客量已经达到46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是1650万元的收入。 (许永良 米林县县委书记、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结合米林现有的资源禀赋,加大旅游配套的投入,以及招商引资的工作。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主要结合米林县的民生、农牧民的增收以及文化的传承作为我们这一批援藏工作的三个支点。) 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这样的思路是福建援藏队在米林县多年援助过程中摸索出来的。2009年,福建援藏干部引进、成立了雅鲁藏布旅游有限公司对南伊沟景区进行开发,景区所在南伊珞巴民族乡是我国珞巴族目前主要的聚集地,对珞巴民俗文化的挖掘成了援藏干部眼中、山水之外的文化精髓,因此在当地总能见到这样的珞巴民俗展览厅。 (山西游客 vs 景区负责人:那旁边的是什么意思,全都是一些狩猎的一些猎物在那,是展示吗?) 对,这就是代表这家主人以前猎杀过的战利品,也是他自家财富的象征。) (山西游客: 少数民族地区来得比较少,对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应该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 我们外来旅游的人了解这个民族,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日常的习惯,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我觉得做得挺好。) 除了实物展厅,福建援藏队还在2010年筹资出版了《大山民族 --- 西藏米林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作为文化援藏的项目,去年邀请来自厦门的摄制团队,对珞巴族的传统民俗进行拍摄,通过电影传播珞巴族特有的民族文化。 (许永良 米林县县委书记、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我们特别地注重当地特有的文化的弘扬传承。同时,把它和旅游的发展结合起来,来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围绕旅游产业做文章,援藏干部聘请中科院专家,为米林量身定做了一套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游,细致分类发展。与之配套的游客服务中心,也正在米林各个景点铺陈开来。这座占地1000多亩的酒店,落成后,将成为林芝地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不仅凸显民族文化, 藏药文化也是当地的一个特色文化。这是今年5月刚刚奠基的藏医药科普博物馆,在藏语里,"米林"的意思是药洲,因为当地拥有十分丰富的藏医药资源。 (蔡江瑶 米林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米林是藏医药发源地,先期投入2000万元,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接下来,整个园区的配套,包括今后发展还有藏医药种植、养生、度假,还有藏医药的科研都围着博物馆。 通过咱们的藏医药文化和旅游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藏医药文化仍在挖掘中,不过,对当地百姓把藏药产业做大的扶持已经展开。尼玛是米林县红太阳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如今他包下的148亩土地里有大棚、有厂房,天麻、玛卡、灵芝菌、当归等藏药材正健康地生长着。但 几个月前, 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还只是小打小闹,考虑到市场前景好, 他想要扩大藏药材产能。但从购买种子到土地改良、厂房改造,100万元的资金缺口摆在尼玛的面前。 (尼玛 米林红太阳药材及林下资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准备(向银行)借钱,但现在自己准备不了(固定资产),贷款都贷不了。资金没有,什么都做不了。) 尼玛找到了援藏干部,考虑到他是当地的致富能手,援藏队决定无息借给他100万元填补空缺, 鼓励他尽快投产,早日让合作社里28个村民一起致富。 这100万元将不用还给援藏队,只需每年定额返还给当地村财 ,让这笔钱在村里的其他基础建设里也能发挥作用。 (尼玛 米林红太阳药材及林下资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100万(用来)土地改良70亩。花了20多万,(买)食用菌袋十多万,还有(买)瓶子十多万,还有玛卡种子20多万,援藏干部给我的帮助不少。) 到今年11月底,尼玛的这148亩土地就能有所收获,大约能有500万元的进帐,尼玛说,那时合作社里人均月收入都能超过5000元。而如果在20年前,米林当地的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2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上升至1万元。 (旺青格列 米林县政协副主席:那么多退休干部都舍不得援藏干部,每年一批一批援藏干部送出去都哭,是真的感情。20年当中,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