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堵在“最后一公里” 一些部门担心利益受损
一年过半,各项经济数据相继出台。数据显示,尽管结构调整有所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但下行压力依旧不小。如何向改革要红利,简政放权是“抓手”。专家指出,今年行政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要啃更硬的骨头。
1700多项权限削减1/3
简政放权可谓是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开年以来,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1/3”的承诺已经提前兑现。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将作为改革推向纵深的“重头戏”之一。5月12日,国务院又专门印发了《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阶段性部署和安排,并提出具体时间表。
“截至目前,简政放权主要成就包括:一是审批事项大大减少,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等给老百姓办事创业提供了很大方便;二是至少在中央层面,采取了不少治本的办法,以有效防止反弹;三是中央政府两年就完成了1/3的目标,这个力度是以前没有过的,这也给社会明确的信号,给市场主体以信心。”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丁茂战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则表示,“简政放权带来了4个更加,即权力清单更加清晰,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部门作风更加改进,改革信心更加增强”。
“最后一公里”现象仍存在
不过,虽然权力清单上减少的项目不断增加,市场却仍有声音表示简政放权遭遇“最后一公里”现象,尤其是一些地方存在“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等现象,使得这项改革与群众的期待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不光是利益阻隔在“作祟”,还包括上下级政府之间权责不明等本身带来的改革困难。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马宝成分析认为,简政放权堵在“最后一公里”,从中央来看,是一些权力部门担心取消和下放权力后自身利益受损、地位降低,所以不愿意放权,“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的问题;同时,也有地方对上级下放的权力“接不住、放不下、管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由于硬件设施落后、技术手段跟不上、人才缺乏、监管方式单一等因素,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还不大适应。
丁茂战认为,要解决简政放权的“提质增效”问题,关键还是要防止下面力度衰减,加强督导检查;同时要注重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解决“梗阻”的问题,抓紧进行顶层设计。
政策千万条,市场主体和百姓感受到的不能是“白条”。简政放权不等于一放了之。下放之后,如何接得稳,则是更艰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接下来在简政放权方面的政策红利还更多:取消200项以上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公布省级政府部门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深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等一系列举措,以此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为创业创新清障、服务。
“大力实施简政放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情,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稳增长’治本的重要手段。”丁茂战表示。
社会和基层期盼的简政放权持续发力,更希望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避免在数字上做文章。并且,上级政府也需要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前期履职培训,不能让“放下来、接不住”的现象继续存在。
马建堂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是“营业执照+负面清单+政府监管和服务”,只规定市场主体什么不可以做,其余由企业自主决策、依法经营。可以更加注重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基层服务平台整合力度,打破数据信息壁垒;另外,更加注重县级政府在简政放权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基层政府的施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