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变化将提升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参考价值
中国气象报报记者张永 张格苗
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中。6月25日,在广州出席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主要作者会议的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告诉记者,从遴选作者和IPCC批准的编写大纲来看,新报告的参与度更广泛,内容更加凝练,对区域问题给予新的关注,其参考价值有望提升。
翟盘茂表示,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主报告由12章组成,包含气候系统的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未来气候预估、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包括碳循环、水循环、能量收支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区域气候变化等内容。
本次报告将吸收2013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发表成果。在编写思路上,从解决问题和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力求进一步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针对性。
翟盘茂认为,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具有三大变化:
一是参与度更高。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有39个国家的259位作者参与编写,而本次报告虽然有230多位作者,但参与的国家扩充至60个,参与国家的代表性大大提高。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更加活跃。
二是更加综合、凝练。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共有1500页,而新的报告的规划是1000页之内,将减少三分之一的厚度。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很多章节进行了综合。例如,把原来1-4章的大气观测、海洋观测、冰冻圈观测和古气候信息合并到“气候系统的变化状态”等章中。
三是更加关注区域问题。与上次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增加了“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联系”“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和风险评估有关信息”两章,将为各个区域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更具针对性的科学认识。
与其他两个工作组内容上的交叉和联系,也是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例如,新增的“水循环”“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和风险评估有关信息”两章,回应了决策者的关切并体现在报告编写的大纲中。
此外,报告新增的第6章“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外的气溶胶的影响(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给予了更大的关注。
IPCC副主席科·巴蕾特(Ko Barret)告诉记者,IPCC还为每个工作组聘请了传播学专家,专门为改进报告的可读性提出建议。
第六次评估报告除了三个工作组报告和一个综合报告之外,还有三个特别报告和一个方法学报告。目前,“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正在进行第二轮决策者摘要政府评审,并将于今年10月接受各个政府批准后正式发布,其他报告计划于2019-2022年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