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1958年倒春寒后,在幸存的木麻黄树苗旁,谷文昌欣慰地笑了。(资料图片) |
1958年春,东山军民顶风冒雨大造林。(资料图片) |
“离开时,带走的是两罐自腌的咸菜,留下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这样的好官,谁不赞?”“百姓谁不爱好官?人走了,精神还活着。”“人民的好书记,永远怀念您!”……最近,随着纪念谷文昌网上专题的开设,人们纷纷以新形式寄托哀思、景仰和感怀。
1981年1月30日,一颗时时刻刻为民着想的心停止了跳动。噩耗传到东山,这里的树为之默哀,这里的海为之悲鸣,东山人民泣不成声。病重弥留之际,谷文昌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谷文昌初到东山时,这里是一片风沙肆虐的荒漠,外出乞讨者比比皆是;如今,绿漫东山,一幅欣欣向荣、又富又美的生态文明新图景。水库、海堤、避风港……那个时代留下的上百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幸福来之不易,东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和他们同甘共苦、改变他们命运的好书记——谷文昌。
瞻仰谷文昌陵园和纪念馆,睹物思人,许多人眼里噙着泪花。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物件,一句句平实而有力的话语,一处处东山巨变的强烈对比,无不震撼内心、净化灵魂。
音容宛在,思念绵延。把人民装在心窝里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一位共产党人的风骨,化作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不断砥砺八闽儿女在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走进谷文昌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山人的困苦过往。在当年风沙灾害的实景展示中,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吞噬着村落屋舍,寸草不生的沙地里,求生者背井离乡,留下落寞的背影。
此情此景,是谷文昌初到东山之所见。1950年,谷文昌随军南下解放东山县,后历任城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
彼时东山,饱受风沙之苦。一年有多半时间刮6级以上大风,全岛仅有西北部147亩林木。东南沿海绵亘30多公里的3.5万多亩沙滩,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民生涂炭。43座流动沙丘时刻威胁着农田村舍。解放前的百年间,已有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农田被吞噬。
“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还;一年四季里,月月都有灾。”谚语记录着东山人的苦难史。由于风沙之害,东山百业凋敝,有种无收,连生存都成为奢望。当年,仅陈城镇山口、湖塘两村1600多人中,就有400多人因风沙罹患红眼病与烂眼病。
谷文昌陵园,位于山口村,是全省最早的“防风固沙功臣”——木麻黄的种苗园。其中,有谷文昌当年亲手种下的数十棵树苗。如今,这里郁郁葱葱,新农村面貌喜人。当年的山口村,却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全村900多口人中,有600多人外出乞讨,30多人漂洋过海出卖苦力谋生。
“挖掉东山穷根,必先制服风沙!”在谷文昌的带领下,东山干部群众踏上了斗沙治灾的征程。
谷文昌治沙,从主导成立沙荒调查队开始。亲任队长的他,带领大家沿海岛东南勘察测量,绘制出沙滩、沙荒、水土流失分布图,为治理风沙提供依据。从苏峰山到澳角山,从亲营山到南门湾,谷文昌走遍东山大小山头,把每一个风口的风力、每一座沙丘的位置记录成册。
“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经调查研究,东山形成初步治沙方案。很快,千万人上阵,轰轰烈烈的绿色行动在东山开展。但风沙无情,好不容易筑起的拦沙堤被风沙摧毁,幼苗夭折在黄沙下。1954年-1955年,东山人8次大规模植树,均以失败告终。
1957年,东山似乎看到了转机。当年,谷文昌派人到电白县(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学习木麻黄种植经验,并带回树苗,亲自试种。当年春天,他组织在前楼下溪建立县级苗圃,育木麻黄苗40亩,全县建立25个乡村级苗圃,组建53支造林队,为大规模种植埋下伏笔。1958年春天,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种下40万棵木麻黄。但没过不久,命运又给东山人开了场玩笑——一场倒春寒袭来,东北风一刮就是一个多月,种下的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东山这个鬼地方,神仙也治不住风沙!”屡战屡败,不少人的信心已动摇。谷文昌却毫不气馁:“只要我们有决心,光秃秃的海岛,一定会变成绿油油的海岛。”“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