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下的“伊斯兰国”还能挺多久?

29.09.2014  09:45

      最近几天,美国动用巡航导弹与其阿拉伯盟友一道,对盘踞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的“伊斯兰国”武装发动不间断的军事打击,取得了一些战果,摧毁了“伊斯兰国”部分指挥机构、武器弹药库、通讯系统。面对美军越来越大的空中打击压力,“伊斯兰国”武装开始改变战术,用虚实结合、真假难辨的新战法应对。

  首先,“伊斯兰国”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化整为零成为其新的战术特点。根据来自伊拉克、叙利亚前线的消息,为避免美军成建制地摧毁“伊斯兰国”武装的有生力量,在“伊斯兰国”所控制的城镇,荷枪实弹、气焰嚣张的恐怖武装突然“销声匿迹”。“伊斯兰国”还将原有的作战指挥部由2个“扩张”到20个,但每个作战指挥部则由原来的30-40人“缩编”到只有三四个人。指挥部规模变小,移动方便,目的在于避免被美军空中精确打击一锅端。

  其次,“伊斯兰国”武装行动不再张扬,通讯、交通方式“低调”,试图迷惑美军,造成其误炸,挑唆民众对美国的仇恨。为避免与美国空中打击力量正面对抗,防止被盟军情报人员发现其行踪,“伊斯兰国”武装采取了更加隐蔽、灵活的移动通讯战术,还避免使用大型运输车辆。为了迷惑美军,“伊斯兰国”武装还有意将自己的黑色恐怖旗帜招摇地悬挂在其“人去楼空”的指挥所房顶上,或者是悬挂在占领区居民稠密聚集地的房顶上,同时将大量武器和人员转移、藏匿到民众家中,要无辜百姓做他们的“人盾”。

  再次,“伊斯兰国”武装开始全面与其他国际恐怖组织整合力量。“伊斯兰国”武装正在与他们的宿敌、被“基地”所指挥的叙利亚“救国阵线”暗通款曲。一度与“伊斯兰国”决裂的“基地”组织头目扎瓦赫里感受到了唇亡齿寒的压力,正在怂恿“救国阵线”与“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捐弃前嫌,一致对外。不仅如此,马格里布“基地”分支在阿尔及利亚配合“伊斯兰国”对抗美国,不断制造针对西方人的恐怖事件。

  此外,有消息说“伊斯兰国”正准备在欧洲和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制造轰动性的恐怖事件,以削弱盟国的反恐意志力,分散美欧的反恐资源。这些声东击西、真假难辨的信息不仅会干扰美国和盟国的视线,也容易造成更大的混乱,一旦“伊斯兰国”及其盟友在这些国家发动一起恐怖袭击,即使其规模远逊于“9·11”,对西方民众脆弱心理的打击也几乎是致命的。

  那么,目前“伊斯兰国”武装还能挺多久呢?

  尽管“伊斯兰国”武装目前在空袭压力之下被迫停止了炼油活动,但其已经秘密转移大批现代化武器、战车甚至飞机,而配合美军空袭的地面部队行动和情报支持都不“给力”。除库尔德人武装外,不论是伊拉克政府军还是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自由军”,都不具备采取大规模地面作战行动配合美军空中打击的实力,他们不仅一触即溃,而且还成了为“伊斯兰国”提供美国武器的“运输大队长”。“伊斯兰国”尚未在地面战场上遭遇到强悍的挑战,即使是库尔德武装,其主要目的也是出于自保,而不是为了进攻,况且必须在美国和北约盟国保持武器供应和辎重给养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抵抗。但靠库尔德武装实现军事大反攻不仅不现实,还会引发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新的民族冲突,因此也不可取。

  总之,不要为盟军空袭的表面战果所迷惑,只要美国在俄罗斯、伊朗与叙利亚问题上不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变立场,只要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只要不能建立最广泛的反恐统一战线,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很可能是“水过地皮湿”、治标不治本,甚至治标的目标也难以达到。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