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4城空气质量福州未进前十 臭氧成新污染因子

19.06.2014  11:08

  近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布2014年5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福州与厦门均未进入前十名。

  福厦均未进入前十

  这位负责人介绍,5月份74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6.3%,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3.7%,其中轻度污染占24.7%,中度污染占7.5%,重度污染占1.4%,严重污染占0.1%。海口、深圳、南宁等8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重庆、厦门、广州等18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80%以上,台州、张家口、温州等28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50%~80%,南京、邢台、邯郸等2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超标天数的33.9%。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5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邢台、唐山、南京、邯郸、石家庄、衡水、常州、济南、镇江和保定;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珠海、中山、深圳、江门、惠州、东莞、拉萨、哈尔滨和南宁。福州与厦门均未能进入前十名。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5月份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12,比4月份的4.44有所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但仍未能进入前十名,至此福州首次连续3个月跌出好空气“前十”榜单。

  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稀释扩散

  据市环保专家分析,气象条件是影响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5月份我市冷空气强度偏弱,西南暖湿气流强度较大,不利于污染物清除。此外,5月份空气湿度大,吸湿性较强的细小颗粒物易生成,虽然降水较多,但雨量小,特别是5月底北方沙尘天气自北向南扩散至华东一带,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相较而言,3月份以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多暴雨天气,降水量创新高,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

  臭氧成为新污染因子

  监测数据显示,臭氧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率仅次于PM2.5和PM10,成为影响福州市5月份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因子之一。

  据介绍,近地层臭氧是一种二次污染物,主要由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大气中经光化学过程产生。进入夏季以来,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强度增大,福州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显现较高浓度。

  我市将继续开展

  大气污染专项整治

  5月起,我市开展了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机动车污染、城区扬尘污染、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垃圾焚烧污染、大排档和烧烤摊污染等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整治5个专项行动,加强对本地污染源的严防严控,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福州日报记者 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