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陪读演绎莆田人"家贫子读书"感人故事

08.06.2016  19:13

  昨天是高考首日,在各个考点都会看到许多家长站在校门口外,用期盼的眼神把孩子送进考场。不少家长说,孩子终于迎来这一天,作为家长,再辛苦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让孩子顺利完成高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家长一年前甚至3年前就租住在孩子就读学校的周边,放下一切前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只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实现梦想,“将来有出息。”这朴素的话语却透着一股浓浓的舐犊之情,令人动容。

  13户租住一起照顾孩子情谊深

  在莆田一中考点外,一群身穿红衣的考生家长引起记者的注意,她们看着孩子们走进考场后,有说有笑地往城厢区霞林街道棠坡社区一幢民房走去。这幢民房,有13个家庭租住,全是陪读家庭。来自沿海埭头、山里常太,还有仙游等地。每个家庭租住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房间虽小,却有独立卫生间等,生活挺方便。每户每月租金根据房间大小而定,300元至600元不等。

  余碧煌来自城厢区常太镇利车村,她和爱人在秀屿区石码中学当老师,儿子就读于莆田一中高三(6)班。为了照顾孩子,他们从孩子上高三开始就在学校附近租房住,周一到周五上课,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前来照顾饮食起居;周末,他们就赶回来看孩子。

  “为了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做家长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付出了许多,也收获许多。”余碧煌说,由于他们夫妻俩要上班,孩子爷爷奶奶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煮饭炒菜准备营养早餐,孩子吃完早餐去上学,老人又要到市场去采购,准备中午与晚上的伙食,一直忙到深夜孩子睡了,自己才去休息。因此,他们一到周末就回来帮忙,让老人们休息。虽然租房在外照顾孩子读书,要付出精力、财力,但住在一起的考生家长都相处得很融洽。有的家长晚上就把该切的菜都切好,生怕清晨切菜声影响到别家孩子睡眠;遇到下雨天,有的家长外出忘收衣服,但总是有人帮忙收起;有的家长要晚点回来,孩子没饭吃,别的家长就会多做一份,这种为了共同的梦想,把孩子培养成才而相互照顾产生的情谊令人难忘。

  说话间,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拿出几把“五味草”放在桌子上,准备挑拣,这时其他几名家长都围过来,一起帮忙。他们说,孩子高考,一切生活都要照常,家长不紧张,孩子才能没有压力。今年高考逢端午,在出租房里过节,也很特别。

  该男子姓徐,为照顾在莆田一中读书的儿子,他把和妻子一起在荔城区黄石镇经营的饭店都歇业了,全力照顾孩子。“穷人家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再大代价也值得”。

  采访时,时不时有人前来打听房子出租的事,房东廖美停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莆田一中高一、高二学生家长,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提前来问租房的事。学校周边一带,房子很紧俏,租户都是陪读家庭。

  盘出金店回莆陪读心甘情愿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了解到莆田一中门口富邦学苑小区里也有很多房子出租给学生家长。这里离校近,房子是套房,每套租金2000多元,价格相对较高,但依然有许多学生家长租住。

  俞丽钦来自荔城区北高镇院后村,原本和爱人在西安等地经营金铺,生意不错。儿子高二那年,说宿舍里的人都搬出去住了,就剩他一人住宿舍。俞丽钦和爱人商量后,把西安的金铺盘出,义无反顾回莆租房照顾孩子。

  高考前夕,孩子的父亲从山东赶回,出租房里没有网络、没有电视让他仿佛与世隔绝。但看到孩子读书辛苦,他就心疼,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

  母亲进城3年助2个儿子圆梦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离莆田一中几百米外的一处租房里,来自秀屿区东庄镇苏厝村的陈素梅,正为2个都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盛饭。陈素梅是从2个孩子在莆田一中上高一时,就租房在附近,全身心照顾孩子。她说,他们乡下人,只认一个理,那就是“家贫子读书”,为人父母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在孩子吃饭时,陈素梅带记者来到孩子们的卧室,她指着墙壁上“奋斗过,便不会后悔”、“你不勇敢,谁为你坚强”的2条励志话语说,这是她2个儿子写的,孩子们非常懂事,相互鼓励,努力拼搏,她看到这些,都很感动。

  “最近孩子的奶奶生病要动手术,我们一家人都商量等孩子高考完再说。” 陈素梅说,他们长大了,可能也有感觉,虽然不问,但说出来的话都特别懂事,作为母亲,看到孩子们这3年来的成长,什么累都没有了。( 湄洲日报记者 吴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