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科技评审潜规则:评审专家成重点行贿对象

11.07.2014  10:00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日发布《中央第十巡视组向科技部反馈巡视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指出科技部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曾经令科技部部长痛心的科技腐败再次引发关注。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此前调查采访发现,随着中央和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科技领域的职务犯罪开始频繁出现,用巧立名目的“红包”讨好评审专家成了“潜规则”、手段愈发隐蔽。不少专家指出,扎紧制度篱笆,刻不容缓。

评审专家成重点行贿对象 巡视组要求改进遴选制度

巡视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及,应改进评审专家遴选制度,完善科学和技术评价体系。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科研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因为参与评审的专家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对科研项目的投标单位是否中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投标单位将行贿的目标集中瞄准了评审专家。

相关案件显示,个别专家抵挡不了物质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贿赂。某东部沿海城市环境生态管理部门助理调研员葛某,利用担任科研项目评审验收专家的职务便利,以“顾问费”“感谢费”等名义,先后收受多家科研项目中标单位给予的现金8万余元,报销各类发票5000元。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分析,专家人才库不充盈造成了评审活动中一些专家的出席频率过高,容易成为贿赂对象。而且,参评专家是受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要对主管部门负责,一些评审专家为了能再次受聘参加评审而获取信任和信息资源,可能会接受来自权力机关和当权者的某种“暗示”,导致权力左右评审结果的现象发生。

此外,一些科研项目的申报人告诉记者,现行的项目评审管理办法重视申报信息和评审结果的公布,而对评审依据则公开不足。评审规则的不透明使得申请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成为一纸空文。在各科技领域的招投标活动中,也尚未建立固定的对评审活动的实时摄录像监控系统,无法对专家在评审活动中的行为实时监督、约束,因而对评审专家在评审现场发表具有诱导性的倾向意见既无法及时阻止,也缺乏事后评判和监督,进而提供了暗箱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