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城乡绿化一体化带来喜人变化

17.06.2014  15:18

                         

   近日,秀屿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验收,成为我市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的县区。截至目前,秀屿区共有3个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124个市级生态村,5个省级以上生态村。全区城乡生态环境和宜居水平日益巩固提升。
  如今,秀屿区城乡居民在工作学习之余,或可到公园赏景,或可去林荫绿道漫步,他们切身感受到秀屿区在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中带来的喜人变化。 
 

  着力建设绿色城市
  宜居城市,重在规划。秀屿区不断优化提升城乡公园布局,先后完成市政公园、后山公园、上塘珠宝主题公园、临港公园、佳通公园、埭头市民休闲文化公园、石城农民公园等一批精品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
  同时,秀屿区注重“点线面”和“四绿”工程建设。秀屿城区绿点不断丰富,建设绿色小区2个,绿色校园3个,绿色园区1个。建成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74.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5.0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9平方米。
 

  优化发展绿色村镇
  近年来,秀屿区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绿化模范区”为抓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结合“美丽莆田·幸福家园”试点建设,努力推进村村有公园绿地、有绿色街道、有花园式庭院。
  据了解,该区已重点建设绿色乡镇5个,绿色村庄6个,村庄所在地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8㎡。如今已形成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基础,以河道、集镇区街道、村道绿化为骨架,以公园、广场为景点的绿化格局。
 

  持续提升绿色通道
  如今,秀屿主干道景观绿带辐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秀屿区加快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两侧造林绿化美化,完成了福厦高铁、莆永高速、城港大道、清塘大道、荔港大道等18条交通干线两侧的绿化,完善提升天马街、福屿街、秀山街等市政道路绿化工程。
  同时,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两侧墓地生态治理,成为全省第一家完成墓地生态建设的县区。主干道景观绿带辐射作用明显,形成景观丰富、层次分明、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通道。近3年累计完成绿色通道造林3336亩。
扎实构筑绿色屏障
  打造生态屏障,加大绿化造林力度。近三年来,秀屿区累计完成绿色屏障造林12200亩,新增沿海基干林带2927亩。全区逐步建立健全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发挥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主体作用。
  沿海风大,秀屿区围绕打造近岸生态屏障,加快“三沿一环”林分补植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维护海岸带生态平衡。同时推进秀屿区沿海、环城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加强植被恢复保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加快土海湿地保护区建设进程,有限度地开发保护兴化湾大蚶山。
     林建国 陈明琳 文/图

秀屿后山公园一角。

笏石镇滨河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