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春探访福清高山“洋留守儿童”的别样童年

12.02.2016  10:57

  福州新闻网2月12日讯(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林宇熙)大年初一下午4点,福清市高山镇岑下村的一栋三层民宅里,老林和老伴正忙着洗菜、煮火锅汤底,大女儿小芬(化名)在一旁打下手,她前天从日本回来过年,小芬8岁的女儿晨晨(化名)时不时跑到厨房探探脑袋。对这个小女孩而言,日本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妈妈的长期缺位却是童年现实。

   “洋留守儿童”的孤寂童年

  晚上6点,火锅开动了,晨晨坐在妈妈旁边,嘀咕道:“我想吃炒面。”小芬赶紧去厨房,又炒了一小碗海鲜面。

  对小芬来说,春节在家的一个月是一年中仅有的与女儿相处的时间。她去日本打工近10年,已经拿到了绿卡,在日本出生的晨晨也入了日本国籍,但出生不久就被送回老家,由外公外婆抚养。

  晨晨在镇上的小学读二年级,每天早上由外公送去学校,中午寄在校外的托管班,晚上也在托管班做完作业后由外公接回家。每周天下午,晨晨会固定与妈妈微信视频聊天,但大多时候她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回答妈妈“今天在学校干什么”的问题。

  饭桌上,一家人商量着初二的行程,有人提议去平潭。“妈妈,你不是答应我明天去游乐场吗?”晨晨很着急。原来,小芬一个月前在视频里曾答应女儿回来就带她去镇上的游乐场。

  小芬告诉记者,女儿4岁的时候曾接去日本,读了两年保育园还是送回来由老人带,“现在只能保证她衣食无忧,但是童年陪伴的缺失只能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候鸟”父母的两难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洋留守儿童”是福州乃至整个福建沿海地区的特殊现象,许多夫妻婚后选择海外谋生,孩子出生后再送回老家,随之出现打工赚钱与教育孩子两者难以兼顾的问题,这些父母本身也如候鸟一样在两个国家迁徙。

  高山镇另一对在日本打工的陈先生夫妇也将12岁的儿子放在爷爷奶奶家抚养,陈先生告诉记者,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游,放在老人身边他始终不放心,但如果夫妻两人回国,不知道该从事什么职业。“国内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可能再过几年会为了孩子回来吧,在老家做点小生意也好。”思考了一会儿后,陈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高山中心小学辖区共有900多名留守儿童,其中约一半为“洋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20%。

  高山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林敬鑫告诉记者:“学校每个学期都对留守儿童的具体家庭情况、父母去向进行摸底建档,制定关爱计划,通过班级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给予优先关照。此外,班级家委会还成立‘爱心妈妈’小组,给予特殊情况的留守儿童一对一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