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福清籍劳工在日本遇难 第四位劳工后裔找到
福州新闻网1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林安镇 通讯员 陈仁杰)近日,经福清东瀚镇侨联副主席任祖义的牵线提供线索,第四位在日本关东大屠杀遇难的福清籍劳工后裔陈善庆找到了。
“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寻找在日本关东大屠杀遇难的13位福清籍中国劳工后裔,还给他们先人一个迟到近一个世纪的公道与正义”。去年,回福清市参加第55届旅日福建乡亲恳亲会的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林伯耀先生通过媒体向社会呼吁知情者提供线索,一起帮忙寻找13位福清籍劳工遇害者的后裔。见报后,被害福清籍劳工陈盛美和林友庆的后裔先后被找到,去年12月,第三位福清籍劳工薛能贵的后裔也找到了,但仍有10位遇难者后裔没有音讯。
东庄村村支书陈兴斧告诉记者,该村陈姓村民共有320户约1200人。“陈善庆是我的伯父。”陈氏族人、今年78岁的陈兴传告诉记者,他伯母是日本人,伯父陈善庆于1923年带着伯母和一儿一女回乡,但其伯父何时去日本,已无从考证,他伯母的姓名也无人知晓,村里人都叫她“勒姗”(日语中意为“大姐”)。据悉,陈善庆的儿子名叫陈兴仁,陈善庆用日语叫他“飞弟哆”,村里人叫他“番仔”。“番仔”回乡时已经4岁,其妹妹名叫“阿南呛”,比番仔小2岁左右。
陈兴传的说法得到陈氏族人、今年86岁的陈厚滔的证实。 陈厚滔告诉记者,陈善庆命运悲惨,回国时手臂弯曲,双手向后弯,双腿也瘸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来,陈善庆以做媒人为生,生活十分困难,经常靠族人救济和挖野菜充饥。1943年,陈善庆无米下炊,把自家的田卖给了堂叔。陈氏族人、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陈兴建至今保存一张陈善庆写的《送断契书》。
陈兴斧说,东庄村孤本《陈氏族谱》在上世纪50年代毁于一场大火,至今未续编新族谱。由于无族谱存世,该断契是迄今为止唯一能看到“善庆”名字的书证。
“1943年,由于陈善庆生活极度贫困,将24岁的儿子拿去顶替壮丁名额,从此杳无音讯。陈善庆的女儿早年出嫁,但究竟嫁到何方,也无人知晓,而陈善庆的妻子在陈善庆出逃后的次年也饿死了。”陈兴传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