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建高考作文这条“路” 平潭老师这样说

09.06.2015  13:22

  2015年全国高考正式落下帷幕。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备受热议。根据考生回忆,今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三句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这三句话分别为:1.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2.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3.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最后追问考生:“引发你怎样感悟和联想?”昨日,记者联系了我区几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对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

  体现开放性、人文性、思辨性

  □平潭一中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林明华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体现开放性、人文性、思辨性□平潭一中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林明华林明华老师认为,综合近几年各省份高考作文题来看,“开放性、人文性、思辨性”是当今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与趋势,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也不例外。

  “今年的作文材料提供了三句话让考生们任选一句作为自己立意的出发点,这便体现了作文的开放性。”林明华说。2015年的福建高考作文给出的三句话,在林明华看来,第一句话可提炼出人当有梦想、敢开创;第二句话可提炼出失败亦是一种收获;第三句话可提炼出要勇敢自信地走自己的路。“综合三句话的角度,这是关于人生之路、人类之路的思考。这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形式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林明华说道。

  除了开放性,林明华认为本次作文命题启发了学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思考,包含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检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此外,衡量高中生思维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思辨性也在命题中体现。“材料中的三句话都给我们提供了思辨的可能,如第三句话考生可以做这样的思考,固然我们要勇敢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但当我们坚持走的路是邪路怎么办?若我们选择的路过于不切实际,我们还要勇敢坚定地走下去吗?”林明华表示。

  虽说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符合命制主流,但林明华仔细分析发现,从题型设计上似曾相识。“从2005年自主命卷至今,福建有不少年份的作文,题也是以这种‘几种说法并举’的方式出现,如 2004年、2006年、2008年。这与其说是一种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回归。这可能也是出于最后一年自主命题须平稳过渡的考虑吧。

  全国一卷接轨:作文训练与新课标

  □流水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陈宝生

  “其实,作文题本无所谓好坏,正如今年福建高考作文一样,只要写了,就会写出‘有意思’的作文,除非‘不敢写的人’”。说起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陈宝生老师表示,沿袭了近几年命题特点,所给材料更加简洁明了,没有明显的情感指向,也不存在审题上的障碍,大部分考生都有东西可写。“路是走出来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考生只要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无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能够把作文写好的。因此,今年的作文比起往年,思路更开阔,可写的范围更宽了。”陈宝生说。

  高考试题,是高中课堂教学的导向。陈宝生认为今年也许是福建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他说,“今后在高中作文教学,除了在训练学生基本写作要求外,我还会注意研究新课标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特点及其走向,将考生的作文训练与新课标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接轨。

  有一定熟悉度审题把握上比较容易

  □城关中学高三年语文组备课组长 何冰晶

  何冰晶老师从作文形式、意象、题材选择等方面分析了今年的作文命题。她表示,今年作文考题从形式上看,材料有三句话,比2014年高考和2015年福建省检的作文材料多了一句;在意象上看,“”的意象指向性也比“空谷”来得清晰明确;在思辨性上看,三句话关于“”的思考范围的宽容度更大;在作文题材的选择上看,除了议论文之外也给记叙文足够的创作空间。

  “结合这些方面,我认为今年的考题学生在审题把握上是比较容易的。”何冰晶说,类似的作文题目学生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时有接触,甚至在练习的试卷中都有相近的考题出现,对大家来说有一定的熟悉度。“当然,这样的考题容易出现两种状况:一种就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一种就是接近套作现象。其实这个考题在中心把握上难度很低,但在出彩上并不是那么容易。”何冰晶表示。

  而从学生们反馈给她的情况上看,也正是如此。“学生考完试出来普遍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觉得熟悉,没有审题上的困难感,基本上认为自己能达到作文的基础平均分,但对于自己能否获得二类以上的分数没有把握。”何冰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