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2014.9.23:福建高校大量专利“沉睡” 面临成废纸尴尬

24.09.2014  22:09

2014-09-23 11:33:33 来源:工人日报

  “采取该项技术后,机械制造的效率将得到很大提高,前景十分看好,但却始终找不到‘婆家’。”日前,福建工程学院研发团队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诉苦道。

  去年底,该团队研发的制造业自动化某新型控制算法取得了技术专利,但由于企业对专利实施效果存有疑虑,双方对转让价格分歧也较大,最终没能谈成。该技术至今停留在一纸专利证书上,未能投入应用。

  科研人员研发了专利技术,却难以转化成生产力,专利只能躺在实验室里“沉睡”,专利转化率低的尴尬局面已经成了不少公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的困惑。

  近日,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专利法和相关条例进行的执法检查中发现,企业在市场调查后确定研究方向,投入项目经费,高校则整合学科力量研究攻关,这种产学研合作是目前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但是,并非所有的高校专利都能顺利找到“婆家”,不少专利至今“养在深闺无人识”。2011年至2013年,福建省高校专利出售合同仅123项、合同金额不足2000万元。与企业专利实施率36.4%相比,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实施率仅为7.67%。

  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主任邱一冰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大量“沉睡”,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据了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诸多,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有体制机制。在高校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下,一些教师申请专利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评定职称,而专利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非首选。

  此外,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名下专利是职务发明,单位成为专利权人,专利权人与发明人权属分开。作为发明人的老师和科研人员,对专利成果的后续转化缺乏动力。“个人的利益没有完全得到体现,也就没了积极性。”福建某高校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专利转化风险太大,科研院所的专利很多是前瞻性的发明,很难找到市场。有些专利技术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低,企业也不愿购买。据介绍,将一项发明专利进行转化,除了需要资金作为支撑,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服务平台,而缺乏成熟的中介市场和有效的交易方式,也是导致许多专利技术“嫁不出去”的重要原因。(记者 吴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