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迈入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 去年规模达1.42万亿
福建省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图为利用人工智能喷车内漆。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东南网5月4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日前,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报告显示:2018年我省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全省数字经济指数达74.6,同比提升2.3。数字产业化快速提升,信息通信产业保持高速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加深,加速育成行业特色平台、企业级优势平台体系。
数据显示,福建省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2万亿元,增长22.39%,数字经济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七位,增速仅次于贵州省,居全国第二位。
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福建将“深化数字福建建设,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商用和区块链产业。”
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来,福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斐然。
福州一公司研发产品通过可视化大数据了解园区动向,发展状况等指标,形成决策依据。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支撑
福州本土一家工业物联网企业——阿古电务,要携自主研发的产品参加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期显得异常忙碌。
公司研发的Agorae EMS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能够通过对水、电、燃气、供热、供冷及其它各类能源进行定期录入和实时监测与计量采集,可生成自动化报表,随时随地、远程实时掌控能源运行状况。
公司负责人郭昌华,也是数字福建工业大数据研究所理事长,他对记者说道,利用这些生产的大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家里冰箱、热水器等家用设备用电量情况,在工业生产上运用更为广泛,企业可根据相关数据调整其相关用电设备,掌握能源运行情况。
在福州连江,去年10月全国首创的“振鲍1号”深海鲍鱼养殖平台启用,平台可容纳近5000个鲍鱼养殖网箱,采取机械化养殖、风能供电、远程监控等手段,具有防台风、抗风浪能力,最大程度消除台风、赤潮、高温对鲍鱼养殖的不利影响。同时,节省人力60%,预计单台年产量可达20吨。
在泉州的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出了国内完整的柔性智能制鞋生产线,通过“机器换工”降低传统制鞋企业对用工的依赖。
运用大数据随时掌握能源运行情况,利用最新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迈向机械化、智能化时代,这是福建践行创新等五大发展理念,增强“数字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数字化让鼓楼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了全新的支点。这些年,鼓楼以两个特色小镇和东街口商圈为载体,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去年引进数字产业项目170个,总投资250.14亿元,吸引了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落地,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跃升至50.6%。”福州市鼓楼区政府相关人士如是说道。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来,福建不仅落地了一批数字经济项目,还打造了一批数字产业基地。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福州共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额746.89亿元,目前,已落地项目58个,占总签约项目数的91%;
在福州,东南大数据产业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福州软件园等,带动福州数字经济规模2018年突破2800亿元,占GDP的36%;
近年来在泉州,正涌现出一批数字领域的产业基地:鲤城区的微波产业基地、丰泽区的海西育成基地、南安的芯谷智谷、洛江区的特种机器人检测中心和数控一代园区、安溪湖头的光电产业园区和弘桥智谷……
有数据显示,在数字新产业方面,我省软件、信息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务销售收入增幅分别居全国第6、第8位,物联网相关产值超过1800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增幅超过125%。
福建省数字办互联网经济处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纳入数字经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共有395个项目,总投资2512亿元,其中,已建成(运营)项目37个,总投资96亿元;在建项目113个,总投资979亿元。
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陈荣辉介绍,2018年福建省信息化综合指数居全国第6位、互联网普及率居第4位、数字经济总量居第7位、信息惠民指数居第1位。首届数字中国峰会期间,全省对接了数字经济重大项目401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涵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芯片等多个领域。截止目前已有近200个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建成运营,有力推动了我省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随着第二届峰会召开,福建将更加深入地开展技术、项目的对接洽谈,促成各地政府、社会组织、各类企业深化合作,进一步对接落地一批数字经济项目,推广应用批电子政务成果,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的“福建样本”和“福建方案”。
福建提出将“深化数字福建建设,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产业。图文利用人工智能芯片和视频分析器,快速进行异常行为的检测。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政策加码刺激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福州市鼓楼区政府相关人士对记者说道,我们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东街口商圈插上智慧的翅膀,助推传统商圈人气商气实现爆发式增长,去年商圈实现销售额约65亿元,比上年翻番。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中国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将达到16万亿美元。围绕数字经济,福建各地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加码助推发展。
力争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占GDP比重达45%以上;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增芯强屏”,重点推进半导体芯片、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福州出台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重点扶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泉州出台加快泉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七条措施,以推动泉州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产业落地、市场开放,加快软件、集成电路、动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
今年厦门市将出台厦门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成新业态。建设大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福建还从省级层面出台《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多举措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提出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对市场较有研究的福建阳明创投董事总经理李昌德对记者说道,数字经济将成为福建省重要的新增长点,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形势趋紧,传统动能难以持续推动经济增长,面对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将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于“互联网+”的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例如,在互联网政务方面,依托大数据的优势,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李昌德如是说道,开放的数据平台将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同时数字经济还能为传统的制造业转型赋能。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数字经济的核心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汇聚整合,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而智慧城市领域的顶层设计就是打通各类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的模式。
《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多举措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图为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分区(福州)决赛。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抢抓发展机遇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各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集聚化发展。
位于福州软件园的数字产业基金大厦,是鼓楼区重点打造的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也是我省首个“数字产业基金小镇”。
基金大厦运营机构负责人陈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大厦已聚集了57家基金类、股权投资类、资产管理类投资机构和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达364亿元。基金大厦把方向确立为打造数字产业创新与股权投融资新高地,形成“创业+创新+创投”样板和生态圈,立足鼓楼、服务全省,成为推动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泉州,数字经济正成为泉州产业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推动泉州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泉州市9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触网”,建成了88个(条)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数控一代”示范生产线,已有近2000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化改造,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0%,减少劳动用工约30%,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3%。
在厦门正着力推进数字产业高端化,积极构建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漳州则打造数字经济平台体系,根据规划,到2020年,工业数字经济规模将持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超过400亿元、年均增长达13.8%……
省人大代表苏耿聪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其中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工业互联网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也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有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的影响。发展数字经济在以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既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也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