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警方指“互联网+物流寄递”成贩毒新模式

09.12.2015  09:47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12月8日电 (林玲)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薛祺安8日在福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以来,福建省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加之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互联网+物流寄递”已经成为贩毒新模式。

  据警方统计,今年以来,福建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000多起,同比上升66.5%;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600多名,同比上升46.5%;缴获各类毒品4.75吨,同比上升37.5%;查获吸毒人员2.7万人次,同比上升35.9%。

  薛祺安表示,随着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网络(微信)联系、银行(淘宝)打款、物流(邮寄)交付”的模式在毒品交易中趋于常态化,“互联网+物流寄递”成为贩毒新模式,网络贩毒愈加普遍,打击网络贩毒更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福建已查破网络涉毒案件413起,抓获各类涉毒人员614名,清理删除网络涉毒违法信息859条,关停取缔涉毒网站14家。

  为遏制毒品犯罪上升势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今年11月27日审议通过《福建省禁毒条例》。该《条例》历时5年反复修改完善,着重应对和解决福建禁毒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针对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走私、贩运毒品案件的逐年攀升,该《条例》要求邮政、快递、物流企业必须执行收寄验视、检查等制度,核对身份信息,并保存寄递、物流信息不少于一年。这一举措与公安部在2015年11月1日于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快递实名制不谋而合,不仅能为警方追查毒品来源提供条件,更能有效遏制网络贩毒的上升势头。

  该《条例》亦明文规定媒体法定职责,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巡查制度,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毒有害信息;发现其网站传输的信息明显涉及毒品犯罪违法活动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协助调查取证。

  “《条例》修订既是应对福建省严峻毒品违法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禁毒地方性法规建设的工作要求”,薛祺安表示,下一步,福建将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势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