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掀起“机器换人”热

24.03.2015  12:30

  福建新闻网莆田3月24日电 (伊晓燕)一条锯木和分拣的新生产线,所需工人仅为一条旧生产线用工20名的四分之一,而且效率大大提高。这是“机器换人”给莆田市清和木业带来的甜头。

  莆田市清和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木材进出口加工企业,工厂的地理位置偏僻以及部分求职者对木材加工行业认识有偏差等原因,导致企业一度面临招工难题。该企业引进多条自动化机器,向生产流程要效率,解决了招工难带来的发展难题。

  “机器换人”不仅能缓解“用工贵”“招工难”的问题,还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像清和木业一样,莆田的不少企业掀起了“机器换人”热潮。

  海峡纺织城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紧密纺生产设备,上万平方米的厂房仅需80多名现场操作工人。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为该公司节约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能耗,也为该公司在同行业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

  在莆田高新园区的南华电路板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条全自动印制线路板生产线,同样工人寥寥无几,而流水线上的电路板数量在源源不断地增加。现场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要用到钻孔,现在改用造价450多万元的数控激光钻机,就单单电路板一个钻孔的程序,原来500名工人半天手工钻孔的工作量,现在一台机器一小时就可以搞定。如今,整条自动化生产线只需要30多名工人,每月可创造产值300多万元。

  政策引导是驱动企业参与机器换人的重要杠杆。今年初,莆田市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鼓励传统制造业机器换工、智能化改造,对企业项目建设期内购买软件及相关设备、机器人等成套自动化设备投资额300万元以上的,按相关设备技术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莆田市南兴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志勇说,对他们这种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优惠政策的帮助很大。有资金补助,可引进先进的设备,提升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政策的扶持,能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既提高生产力,增加产值,又改善用工环境,缓解用工荒的问题。

  莆田市经贸委产业科科长卢青涵认为莆田企业参与机器换人的热情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一方面通过政府对两化融合的宣传以及政策、资金的引导,企业自身也认识到机器换人的重要性,是未来趋势;另一方面受经济形势放缓,以及招工难用工贵、劳动力优势不足的客观现实影响,企业也不得不选择机器换人来谋求发展。

  目前莆田市正处在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莆田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用先进技术、装备替换现有的相对落后的工艺设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

  据悉,2015年莆田市技改投资计划280亿元,增长34%。将重点培育鑫龙鞋业、闽中食品等13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积极推动46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