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月余 释放惠台红利促进发展

06.06.2015  10:50

  710箱台湾水果搭载高速客滚轮“丽娜轮”自台北抵达福建平潭澳前口岸。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福州6月5日电

  对台交流合作是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一大特色,其定位包括“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等内容。自贸区挂牌至今已有一个多月,进展如何?对台自贸红利如何释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福建自贸试验区各片区。

  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一家老牌的饮料生产企业,每年通过福州马尾口岸向大陆出口9个品种、约16万升产品。近日,该公司申报入境的2050箱果醋,在福州片区完成快速验放,这是福建首次启用“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进口台湾食品,检验放行时间从原来的5至7天缩短到1至2天。

  “源头管理、口岸验放”模式为福建自贸试验区所特有,即检验检疫机构通过运用风险评估、注册、认证、认可等合格评定技术,对台湾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过程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要求的企业产品可以在口岸进口时实施快速验放,从而达到“保障安全、快速通关”的目的。

  水果是台湾农产品的一大特色,两岸贸易需求量较大,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查验模式,既保证快速通关,又保障水果的质量安全。福建福禄得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锦坤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台湾销往大陆的水果、水产品等需要保鲜保质的农渔产品受益最大。

  近日,710箱台湾水果搭载高速客滚轮“丽娜轮”自台北抵达平潭澳前口岸。“早晨在台湾南部采摘水果,经由福建平潭口岸登陆,第二天凌晨就可以送达上海,前后只需30个小时。”这批台湾水果的货主福建海皓贸易公司负责人陈木斌说。

  福建自贸试验区办公室近日通报了福建18项创新举措的评估结果。记者注意到,福建自贸试验区的诸多创新举措体现出鲜明的惠台性,部分仅对台开放。例如,在促进两岸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就有“对台湾地区输入区内的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试行快速检验检疫模式”“对台湾进口水果实施‘边抽样检验,边上架销售’的检验检疫模式”“对原产于台湾的预包装食品、化妆品实施‘快审快核’的标签审核模式”“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试行‘先放行、后报关’模式”等。

  同时,福建自贸试验区“采信台湾认证认可结果和检验检测结果”。相关专家指出,这些改革举措是为了促进两岸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推动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