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榕台经贸互补连带发展
新华网福州3月28日电(记者 张志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该如何发展?福建可从上海复制推广哪些成功经验?福州片区如何在凸显对台特色中实现对接合作?24日至27日,福州市先后分两批开展为期4天的“自贸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共有1200名政府官员、国企负责人和民营企业家参加,来自福建、上海和台湾的专家就时下福建自贸试验区热点进行剖析解读。
榕台如何对接合作?连带发展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福建自贸试验区以对台为主要特色之一,福州片区要和台湾一起挣全世界的钱。”台湾逢甲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马彦彬说,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对台优势,两岸应该在竞合关系中找到利益的共同点。
马彦彬认为,闽台两岸在金融中心业务、吸引优质产业、投资和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竞争关系,但双方潜在的合作关系也非常明显。大陆的自贸区及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在相互通关与检验便利、两地形成产业加值生产链、财富管理和人民币完全开放买卖等方面,都可以共同开发市场。
他建议,福州片区与台湾应该简化出入境规定,让人员进出自由,货物无通关手续,使货物能进出自由,区内还应该免除关税与其他税捐,“此外,资金开放、信息沟通等方面,闽台也可以优先探索合作”。
“应该更好地配合,实现台湾与福州连带发展。”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卢信昌说,全球经贸新情势下,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宣告着十三亿人内需市场的全面开放。
卢信昌认为,两岸贸易存有很大的互补空间,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他看来,大陆以内需市场为潜在契机,希望留住生产投资分配,台湾则希望在生产管理供应、地理优势上做服务。但是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在和台湾对接过程中,可以规划建设国际青年集居创意园区、东方人文与艺术发想村和华人生活文创产业特区,“最终共同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资源”。
从上海复制什么?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改革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试验什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鸿教授介绍,其核心内容共有三个方面:转变政府职能,由注重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国际高标准实施投资准入各阶段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程度,实施金融制度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张鸿说,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一周年后,在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方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提出了具体开放的6大领域、18个行业;而在负面清单方面,则是从法规层面上落实开放措施,放开27条外商经营限制,19个领域允外商独资,特别是外商已可以在自由贸易区从事盐的批发。
那么,福建自贸试验区如何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张鸿认为,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的透明化,主动适应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加快地方的改革开放。
具体而言,就要转变政府职能,从事前审批为主转变为事后监管为主;通过权力清单使管理透明化;以开放促改革,挖掘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在没有特殊政策和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寻求经济增长动力;从“旁观者、跟随者”到“参与者、引领者”角色转变,通过提高开放力度,增强开放话语权,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唐永红认为,当前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是先行先试两岸经贸活动自由化的需要,福州乃至福建必须保持海西先行先试的地位、角色与政策,应该促进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海西、海峡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
他指出,建设自贸试验区的目的在于“先行先试”,这将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闽台融合,同时深化两岸经贸合作。
在唐永红看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划定的地域空间太小,无法容纳企业较多且必要的经贸活动,限制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成效,不利于建设目的与作用的实现,“一个自贸试验区分成三个片区形成的碎片化,不利于形成增长极,也不利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唐永红建议,通过学习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探索出来的“前店后厂”模式,也就是说,注册在自贸区内,运营在自贸区外,通过打“擦边球”弥补自贸试验区“碎片化”的缺陷,但“治本之道”则是尽快扩区至福建全省。
唐永红认为,福建自贸试验区下的福州片区,在贸易相关服务业(航运、物流、会展、金融等)、贸易相关的制造业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并且随着服务业准入领域的扩大、准入门槛变低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将有更多机会与外资服务业企业接触、学习。此外,产业投资与金融活动也将有更多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