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力争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0亿元

25.08.2015  00:43

  福州新闻网8月24日讯(记者 王礼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密切两岸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19)》(以下简称《规划》),已于8月16日由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今天正式向社会公布。

  据悉,《规划》从产业基础、总体要求、产业重点、产业布局、保障措施等方面,勾画了福建特色的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蓝图,是福建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与项目布局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航运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新兴服务、旅游服务和高端制造七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离岸经济等新业态;到2019年,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到2019年,福建自贸区主要经济指标与2014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达1940亿元年增18%,两岸贸易额达48亿美元年增15%。

  福建自贸区产业发展坚持四个原则:突出对台、联动发展

  突出对台,开放发展。发挥福建对台先行先试独特优势,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高度,探索实施灵活、开放、包容的对台政策,推动闽台产业深度合作,建设两岸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进驻,构建面向世界、具有福建特色的产业开放发展平台。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瞄准中国制造2025,抓好制造业上下游产品的延伸配套,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制造服务、服务外包、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社会服务、会展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打造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服务,营造创新环境,推动自贸试验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强化特色,联动发展。平潭、厦门、福州等三个片区强化特色,差异、协调发展,实现有序分工、优势互补和品牌效应,形成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整体合力。区块间功能互补,做大做强国际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两岸贸易和高端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强区内、区外的合理分工和联动,通过产业链条延伸和服务功能增强,更大范围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集约布局,绿色发展。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同步推进绿色制造和生态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链向生态链转变,大力建设生态型园区。

  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等七大产业集群

  立足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基础,《规划》突出我省对台产业合作和实施“海丝”战略两大特色,积极对接“互联网+”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提出了重点发展商贸服务、航运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新兴服务、旅游服务和高端制造七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离岸经济等新业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功能创新,打造福建产业发展新高地。

  商贸服务业方面,发展商品交易、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离岸和转口贸易和国际企业总部。

  航运服务业方面,发展港口服务、国内外中转服务、基础航运服务、高端航运服务和厦门空港综合服务。

  现代物流业方面,发展国际中转物流、港口综合物流和对台专业物流。

  金融服务业方面,发展跨境金融、航运物流金融、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和融资租赁。

  新兴服务业方面,发展制造服务、服务外包、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会展服务和社会服务。

  旅游服务业方面,发展邮轮旅游、文化旅游、滨海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商贸和体育竞技。

  高端制造业方面,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及医药。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福州片区着力打造面向国际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平潭片区布局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旅游商贸休闲区3个功能区。着力打造对台投资贸易自由先行区、服务台胞生产生活示范区、两岸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平台和国际旅游岛,并逐步向国际自由港拓展。

  厦门片区布局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个功能区。着力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贸易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及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

  福州片区布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州保税港区2个功能区。着力打造面向国际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9年自贸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940亿元

  福建自贸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9年,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自贸试验区经济总量和质量迈上新水平,基本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两岸金融服务中心、两岸新兴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两岸高端制造业基地。

  具体发展预期是,到2019年福建自贸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与2014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达1940亿元,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达13亿美元,年均增长21%;进出口总额达286亿美元,年均增长13%;两岸贸易额达48亿美元,年均增长15%;货物吞吐量达24618万吨,年均增长9%;集装箱吞吐量达1722万标箱,年均增长11%;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93亿元,年均增长21%;新兴服务业增加值达548亿元,年均增长27%;高端制造业增加值达520亿元,年均增长14%;旅游人数达1424万人次,年均增长22%。

  落实发展:近期推进实施重点项目56个,力争2-3年内完成

  记者另悉,为把产业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有关部门特别梳理了一批平潭、厦门、福州三个片区近期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共7大类56个项目,投资总额共计776.86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12个、航运服务业5个、现代物流服务业11个、金融服务业项目3个、新兴服务业项目6个、旅游会展服务业项目6个、高端制造业项目13个。

  据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福寿介绍,这些项目力争在近2-3年内基本完成,项目中包含有好几项台湾优势产业,如高端制造业项目13个中就包括了台湾强项的电子信息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