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紧抓发展机遇 “四区”建设风生水起
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发展大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施策,改革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有新亮点,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民生保障有新进展,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有新成效。一年多来,福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及中央对福建加快发展的支持,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比全国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四区”建设;着力做大产业龙头,打造升级版产业;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本版今天推出专题报道,介绍福建“四区”建设中的一些部署与举措,展示福建“四区”建设风生水起的态势。
【福建自贸区机制创新项目多】
简政放权提高效率
“企业注册3小时办结,这是平潭独创的一项举措。”平潭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卓华彬说。“更快速”成为平潭企业最直观的感受,“更便捷”则是厦门释放的政策红利。
3月26日,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率先试行“一照一号”登记制度。“将原来由市场监管、质监、国地税3个部门分别审批发放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进行整合,统一发放营业执照。”自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一照一号”登记制度的实行,大大简化了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
“3小时办结”的快速与“一照一号”的便利,折射的正是福建自贸区改革创新的不懈努力。4月21日福建自贸区挂牌当天,22项自贸区改革创新举措出炉,至此,福建自贸区标志性改革措施已达30项。
对台优势更加明显
翻看福建自贸区的实施方案,“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等,被明确列入自贸区的“任务清单”,带有鲜明的对台特色。
福州片区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探索合作新模式,着眼打通台湾现代服务业对接通道,打造两岸服务贸易示范区;厦门片区实施涵盖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平潭片区进一步培育台湾免税商品市场,培育平潭至台湾本岛的海上直航航线,率先试行台车入闽常态化,着力打造“闽台一日生活圈”……
福建自贸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总体实施方案,福建自贸区已确立88项机制创新试验项目,其中对台项目20项,确立98项扩大开放试验项目,其中62项仅对台开放。
分批推广创新举措
福建自贸区日前通报3个片区先行先试阶段性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18项、复制并拓展4项、复制9项。目前,复制推广方案正在研究制订,将分批、分期推广这些创新举措。
全国首创18项举措包括企业设立实行“一表申报”制度;企业注册实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名称“自助查重、自主选用”制度;实行企业联络地址登记制度;试点推行“一掌通”移动税务平台;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内进口原产台湾药品等简化审批手续,快验快放;大力支持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和对台离岸业务;企业设立实行“一章审批、印章即刻、当日办结”的服务模式;除国家禁止、限制进口的商品外,区内进口原产于台湾的工业品简化手续,对平潭与台湾之间进出口商品原则上不实施检验,检验检疫部门加强事后监管;对台湾地区输入区内的农产品、食品等试行快速检验检疫模式;对台企试行“台商协会总担保制度”;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试行“先放行、后报关”模式;对台湾进口水果实施“边抽样检验,边上架销售”模式;允许台湾地区机动车在临时牌照有效期内多次自由进出平潭;采信台湾认证认可结果和检验检测结果;打造两岸移动互联网联盟,创新两岸冷链物流市场合作机制;授予福建检验检疫局审批平潭进口台湾水生动物检疫;对原产于台湾的预包装食品、化妆品实施“快审快核”的审核模式。
(记者 蒋升阳 钟自炜)
古老的海丝发源地——千年泉州港
【努力打造“新海丝”核心区】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福建再次扬帆起航,肩负更重使命,驶向更高目标,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海外福建人”成重要纽带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福建人走出国门,福建也因此成为新华侨华人最多的省份之一。
“一带一路”建设,核心要靠人,“一带一路”建设,华侨华人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见证者和实践者。
目前,华侨华人已经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据统计,仅东南亚就有1000多万祖籍福建的华侨华人。此外,还有与东盟关系紧密的两岸三地闽籍人脉资源。“海外福建人”的总数不比现有福建人口少,这是福建最大的优势,将成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社会、文化和人民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
“走出去引进来”取得成效
整合后的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均已超过亿吨,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码头、航线等方面的合作,福建将建成海丝重要交通枢纽。
在“引进来”方面,借助“9·8”投洽会、“5·18”海交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推介投资环境。成功举办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论坛,这是全国第一个与国家部委联办的海丝论坛,福建也成为第一个与国际组织联办海丝论坛的省份。此外,福建还分别与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等举办了投资项目专题推介和对接会,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已取得进展。
在“走出去”方面,组织企业出国参加多场推介活动,指导福建企业赴沿线国家设立中国(福建)工业园区,推进在柬埔寨设立中国(福建)工业园区、在肯尼亚设立中国(闽非)经贸合作区等。建设海丝核心区“走出去、引进来”取得了初步成效。
深化与海丝沿线的海洋合作
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海洋合作。目前,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已于2014年11月上线开业,并将在东盟10国设立分支机构,其中与泰国、印尼已进入具体谈判环节。新加坡国际发展局率新加坡企业来闽考察,扩大与福建省海洋合作。
福建正努力应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推动台企落户福建,落实好ECFA及后续协议,融进台湾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拓展海丝沿线市场,实现闽台互利双赢。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人员往来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动通关便利化措施覆盖全省现场口岸;积极推进福建省电子口岸建设,建设关检等部门共管共建、符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通关一体化平台;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对外贸易。
(盛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