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GDP进入"三万亿元俱乐部":高品质发展高颜值生态

30.01.2018  09:14

  福州西湖清波粼粼,福建会堂暖意浓浓。

  1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福建会堂开幕,3800万福建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此。代省长唐登杰向大会递交的“成绩单”,令人振奋:全省GDP继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之后,2017年又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均GDP则上升至全国第六。

  更令人欣喜的是,过去五年,福建成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双拥共建走在全国前列……这些全国“第一”“首位”“前列”字眼,让福建人自豪感满满。

  一段段真情帮扶的扶贫故事,也在八闽大地上演。过去五年,福建共累计完成“造福工程”搬迁87.9万人,脱贫110万人,基本完成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从3.8%下降到0.02%;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

1月26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福州开幕。邹家骅摄

  “这是福建苦干实干、奋力赶超的五年。”唐登杰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福建考察,作出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福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进一步凸显了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奋力赶超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位于“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从“农业强市”到“工业立市”,致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漳州制造”强势雄起。2017年,GDP增幅连续四年保持福建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福建第一。

  在审议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指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漳州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动力,认真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推动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提质提效的良好态势。

  2017年,漳州突出项目带动,全年落实“五个一批”项目262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0个、建成或部分建成150个,金龙汽车、中海油LNG、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开工。

漳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赵栗摄

  漳州爱拼会赢、奋力赶超的故事,让漳州团的一个新人大代表尤其倍感欣喜,他就是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他在发言中表示,漳州为福建GDP迈入“3万亿元俱乐部”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历来习惯讲‘福厦泉’(指福州、厦门、泉州),我看要改变这个用语习惯的思路,要说‘福厦泉漳’,漳州马上就要跻身福建第一梯队。”于伟国表示,漳州要做“产业优”的先锋,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巩固一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二产、带动三产,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建设产业强市。

  建设“新福建”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是什么关系?于伟国妙语解答:建设“新福建”产业要优,为什么要优?为了百姓富;那产业如何优?机制要活,机制不活,产业优不了,产业不优,百姓也很难长久的富;而生态美是百姓富的必然要求。

古雷港码头。游斐渊摄

  回首过去,后起之秀的莆田也赶超而上。突出“产业优”,莆田谋划和推进了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元生智汇、HDT高效大阳能电池、云度新能源汽车、雪津迁建、 CPL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在龙头项目的带动下,2017年,莆田发展持续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福建全省前列。

  福建提出2018年全省GDP增长8.5%左右,而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的底气很足:“努力保持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经济总量。

  这不难看出,产业优是建设“新福建”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福建创新“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实施正向激励,突出签约、开工、投产三个环节,优化投资结构,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中化乙烯和炼油改扩建、厦钨镍钴锰正极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联芯12英寸集成电路、京东方8.5代面板、华佳彩高世代面板、天马TFT平板显示、云度纯电动乘用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支撑了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更加紧密,新增对外投资额年均增长1.2倍;自贸试验区推出创新举措11批285项,其中全国首创103项,新增企业数、注册资本分别是挂牌前的4.3倍和6.3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成为全国典型案例,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五年来,福建全省生产总值从接近2万亿元到突破3万亿元,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人均生产总值从5.3万元增加到8.2万元,2016年上升至全国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加1594.9亿元,增长5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1%和60.7%,“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

福建大通互惠集团开启工业4.0生产模式。林忠摄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全省共同努力的成果。”福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群英如是表示。

   发展高质量 迈入“3万亿GDP俱乐部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福建经济的“含金量”越来越高,首先是体现在经济总量越来越有“”,迈入“3万亿GDP俱乐部”,经济总量提高了,对今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调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就大为拓展了;再一个是经济质量越来越高了,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韧性就更强,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高质量”成为福建“两会”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认为,福建经济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关键要着力“产业优”,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壮大培育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总量赶超的关键所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福建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内容。2014年底,福建省为了实现新能源乘用车的突破,开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筹划。

  “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这句话,让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文激动不已。

  在企业所在地莆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度新能源汽车成为了非传统车企中第一家获得生产资质的企业,2017年最后不到三个月将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2463台的销量成绩,计划2018年销售车辆35000台,实现收入60亿元。

云度新能源公司生产车间。詹托荣摄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为云度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云度加快推进全球化步伐的重大良机。”刘心文透露,云度将以东盟左舵车市场为海外市场起步,通过与当地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合作,以国家或区域代理的方式,计划从2019年的5000台开始,实现云度汽车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战略。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就产业优上,唐登杰表示,要切实贯彻中央关于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实现赶超有机统一,实施经济发展“百千万支撑”工程,加快“数字福建”建设步伐,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均超万亿元,新兴产业实现倍增发展,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

  此外,还要坚持海陆统筹,发展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迈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新步伐。

  “福建经济发展更加牢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更加提升,已充分凸显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增添建议,要进一步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适应当前消费变化的产业、适应不同人群美好生活需要的产业。

   久久为功 坚持一脉相承的生态文明理念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过去五年,福建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等生”:全省12条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达95.8%;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88.9%;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65.95%,保持全国首位。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

  “优等生”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久久为功。

  早在十多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为福建擘画了建设生态省的宏伟蓝图。这些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坚持一脉相承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2014年以来,福建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清新福建”成为金字招牌。

  从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可见,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8项重点改革任务中,34项已形成改革成果,其中11项在福建省内复制推广;投入30多亿元加强全流域生态补偿力度;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厦门垃圾分类试点、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环境权益交易等一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名列前茅,彰显福建生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仅推动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还很关键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了,说明福建省发展的柔韧性显著增强了。”黄茂兴在看完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后说。

  自2016年开始,在福建省“两会”前夕,省委、省政府“一把手”都会与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政负责人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这是全国率先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于伟国在今年的签订仪式上强调,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对突出环境问题敢于动真碰硬,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现在,福建对约占全省县(市、区)总数40%的34个县(市),取消国内生产总值(GDP)考核,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绿色”指挥棒——考的是生态保护、环境改善、农民增收。

福建安溪县首推“山长制”,茶山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吴承接摄

  站在福建莆永(莆田至永定)高速安溪感德段的一座茶山上,放眼望去,往日的“秃头山”已遍植林木,茶树与草木相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山上还套种了黄花菜、百喜草等,生态环境有了良好改观。

  安溪作为全国产茶第一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但茶山的生态脆弱、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问题倒逼改革,2016年,安溪县以感德镇作为试点,借鉴“河长制”的经验做法,在福建全省率先推出“山长制”管护新机制。

  感德镇镇长王焘宗介绍说,两年来,感德镇与安溪县水土、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莆永高速公路感德段两侧的茶山上推广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采取带状退茶还林、茶树留高和梯壁留草措施,实施高速两侧茶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茶山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

  整治后,感德镇的茶山树木多了,鸟儿来了,空气变好了,整个环境焕然一新。有了感德镇的试点经验,安溪县24个乡镇在今年全面推行“山长制”。

  为何要推行“山长制”?正在福州参会的福建省人大代表、安溪县县长刘林霜道出缘由:“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为河流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安溪全县推行山长制,就是要从山到水,拉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立体网络,真正护好绿水青山。

   生态高颜值 百姓收获满满幸福感

  黄茂兴提及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在年届七旬的福州市民赵明博看来,就是“看得见的生态高颜值,给百姓带来摸得着的获得感”。赵明博与老伴每天都会到福州西湖散步,这个在城区中心的公园波光潋滟、繁花锦簇,绿意盎然。

  “空气和环境很好,景色也很美,我们都爱来这里走走,很多游客也来这里游玩。”赵明博说。

  “清新福建”的金字招牌已深入人心,生态高颜值是福建人的骄傲,更是福建人想要倍加呵护的宝。

  在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有关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讨论进行得很热烈。“生态+”首度写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这让探索这个机制的漳州市的省人大代表兴奋不已。

  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说:“漳州要坚持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通过‘五湖四海’等生态项目建设,深化和拓展‘生态+’发展理念,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富美漳州建设步伐。”

  “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园美好,如果家园不美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完整的。”于伟国在漳州代表团与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到了生态,他用直白的话语道出生态的重要性:“就算收入高了,生态被破坏了,环境变差了,这很难说是高质量的生活,这也不是老百姓想要的生活。

漳州南湖文化生态园美如画。蔡文原摄

  近年来,漳州市持续探索“生态+”模式,做好“生态+”文章,延展“生态+”效益,把中心城区“五湖四海”建设作为“生态+”模式的先行示范工程来打造,推动生态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项目、防灾减灾、民生工程、历史文化等融合,为群众打造“冬有暖阳、夏有荫凉,爱走就走、想坐就坐,清新呼吸、悠闲发呆,自由自在、畅享生态+”的优美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与发展质量“高品质”有机统一,成效不断凸显。

  于伟国还勉励漳州要做福建“生态美”的先锋,持续深化“生态+”模式,形成城乡建设独特风格,实现整体环境高颜值。

  群众满意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漳州,“五湖四海”之一的西院湖生态园才对外开放不久,家住附近的李小倩和两岁的儿子便成了西院湖生态园的常客。

  “这里空气好,花多树多,景色美。”除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醉人景色,李小倩感受最深的是,以前想带孩子到公园玩,得费劲地往城东边跑,现在公园就在家门口,自然更愿意多出门走走。

  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在漳州,“生态+”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变得丰满和生动,它不仅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百姓触摸获得感、幸福感的温暖实践,更是促进产业升级的积极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10月份,“五湖四海”周边已吸引43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近70亿元。

  不只是漳州,在福建各地,争先谱写“生态美”新篇章正进展得如火如荼,首要的追求就是要给百姓带来全新的“生态福利”。

  省会城市福州于2017年春节前建成开放12条休闲步道,2018年春节前,全市12个县(市)区都将各增一座生态公园,12座生态公园总面积达到493.59公顷,配建了总长51.36公里的休闲步道,开放后将让市民领略无尽春光,尽享“生态福利”!

  深入实施“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行动计划的宁德市,正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在“绿水青山”中找“金山银山”,“旅游+茶业”“旅游+农业”“旅游+渔业”“旅游+文化”“旅游+工业”等“旅游+”发展新模式方兴未艾,旅游产业成为福泽一方的幸福产业,成为百姓致富的好路径。

  福建的生态屏障南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水美城市”建设理念,统筹武夷新区、延平城区和县域中心城市,打造城在水中、景在城中、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水美城市”……

福鼎市民在林荫小道慢跑。施永平摄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后五年,福建除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生态环境高颜值外,还将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治理高效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实现精神文明高品位;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幸福生活高指数。

  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感,来源于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普惠,更来自政府部门的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庄严承诺。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身处东南沿海、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建,人民群众“既要小康又要健康”、“即要温饱又要环保”的幸福生活,正在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詹托荣)

【责任编辑:黄今】
2017年福建省GDP约3.23万亿元 比增8.1%
       福建 省统计局26日发布201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9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福建:在生态"高颜值"的基础上不断锤炼"高素质"筋骨
  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居全国第二;经济总量达到3.福建新闻
再扬改革之帆行好赶超之船 爱拼敢赢新福建启航新时代
这是厦门演武大桥沿线及鼓浪屿(拼接照片)。福建新闻
高颜值带来获得感 福建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