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建省水利厅直面河道采砂监管难题 堵疏相济寻求有效治理良策
“河砂是河流的肌体,具有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超采河砂严重威胁堤岸、桥梁、防洪、供水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发扬密切配合、联动作战的好作风,对偷采盗采河砂的现象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在日前举行的全省河道采砂监管诏安现场会上,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赖继秋如是说。
据介绍,全社会固定资产每投资1亿元,约需0.8万立方米砂。按这个比例推算,2013年,14080.29亿元的福建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应该需要约11264亿立方米的砂石。然而,当年实际开采量约为4000万立方米,仅占砂石总需求量的36%,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如果每立方米以60元的市场价估算,至少有40亿元的缺口获利。
于是,受巨额经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各种各样手段铤而走险,偷采河砂现象时有发生。而水政执法自身的力量与经费、装备条件又捉襟见肘,常感力有不逮。
“在人员上,目前全省县市水政大队一般只有4-8人,除河道采砂监管外,还要承担其他水政执法工作、水资源监督管理和保护,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赖继秋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道采砂执法与管理,主要靠各级征收的河道采砂管理费的返还部分维持,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也直接影响执法成效。”
据悉,目前全省配置有一艘水上执法船的地方只有福州市本级、闽侯、闽清,漳州龙文区、龙海市以及福安市,其他设区市本级以及县(市、区)均无水上执法装备。对此,赖继秋呼吁“务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刻警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赖继秋坦言,随着砂石资源的减少,市场供需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各地要切实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切实保障水安全的若干意见》(闽政[2014]27号)文件要求,正确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
为此,福建省水利厅提出的思路是:制定中长期和年度用砂计划,统筹解决砂石市场供应;制定机制砂生产规划,大力推广人工机制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科学制定河砂开采计划,科学引导、适度利用标准海砂;积极探索引进外省、外国砂石,以缓解本地砂石资源不足问题。
在赖继秋看来,诏安县河道采砂管理模式有四大亮点:一是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常委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公安局长为副组长的河砂领导小组,解决“多头管砂、各自为政”问题;二是采取先整治后统管,对非法盗采砂、哄抬砂价等乱象进行集中打击、从严治理;三是实行“采售管分离”,由县组织河砂经营公司,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四是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对采售过程实行全程监控。
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关键在人。赖继秋特别指出,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切实把握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依法行政意识强、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水政监察队伍。